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为重 民生为先

——柴桑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张金玲 本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军

  坚持项目为重,推进经济发展;坚持民生为先,提升幸福指数……初冬时节,在有“赣北眉目地”之称的九江市柴桑区,一幕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令人心潮澎湃。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把牢项目准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九江推进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贡献力量。”柴桑区委书记盛炜表示。

  推进项目固本兴新

  柴桑区拥有57.4公里长江岸线。近年来,该区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结合,完成总护岸长度6720米的崩岸治理工程,取缔非法码头12个,新建各类小游园4个,引进“新旧动能转换”企业17家,“腾笼换鸟”企业15家,今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934.5亩。

  连日来,在永园阀门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大型挖掘机、塔吊、运输车忙个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区领导多次现场调度,解决建设中的各种‘疑难杂症’,目前工程已完成90%,12月底试生产。”项目负责人胡万宁表示,到年底,这个年产50万套智能工业阀门项目可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

  近年来,柴桑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大会战,区级领导分包200个重点项目,每月召开一期“柴商恳谈”,区委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现场为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据统计,“柴商恳谈”已举办29期,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324个。该区还制定了《柴桑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和《2023年柴桑区营商环境提升重点工作安排及指标提升计划》,细化改革举措,明确部门责任,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为民解忧事无巨细

  “社区的幸福食堂真方便,好吃还不贵,解决了我们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题。”几个月前,还在为吃饭发愁的柴桑区沙河街道公园社区居民张凯琴,如今一到饭点就叫上老伙伴们,前往社区的幸福食堂就餐。据了解,柴桑区将幸福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覆盖所有社区。

  柴桑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为群众办理1000余件民生实事,每年的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0%。近期,该区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梳理区级层面民生项目8个,已完成6个;基层党组织梳理民生实事944件,已完成765件;化解各类历史遗留矛盾问题195个。

  该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依托“民情遍访”“柴商恳谈”“板凳会”等平台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企业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截至目前,该区三级党组织书记开展民情遍访980余人次,走访群众3290余人,解决群众问题诉求290个;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立“一老一小”民生项目清单48项,其中涉老21项、涉小27项,重点实施居家养老中心、月子中心、文体活动场所、学生健康午休等利民惠民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总产量439.7亿斤 比上年增长2.2%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纪实
~~~——柴桑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
叶建春在调研能源电力供应和重大项目建设时强调~~~
~~~宜丰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色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综合
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超430亿斤
幸福的歌声 希望的田野
项目为重 民生为先
尹弘会见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一行
全力保障迎峰度冬电力稳定供应 统筹抓好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
破难点 疏堵点 出亮点
赣州经开区“智改数转”赋能实体经济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