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办实事 倾情解民忧

横峰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民生

  本报横峰讯 (全媒体记者余燕)“以前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期,这条路成了一大堵点,遇上刮风下雨天,我接送孙女只能绕路。‘单改双’之后,大伙出行畅通了,心情也好了!”1月2日,家住横峰县吴家铁路桥涵附近的兴安街道居民吴福生笑着告诉记者。据该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吴家铁路桥涵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000万元,原先仅一个涵洞通行,改造后新增一个涵洞供行人车辆通行,并于去年12月20日竣工通车,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横峰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并细化完善“精准包联、连心到户”制度,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联系,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民生。

  构建联户机制,党员干部包联到户。横峰县按照“居住相邻、关系相近、务实管用、方便服务”的原则,积极构建联户机制,依托基层治理“一张网”,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县直单位干部、有帮带能力的农村党员等,与群众广泛包联结对,每名包联干部联系20至30户居民。目前,该县2536名党员干部与6.53万户家庭包联结对,实现了“联户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深入群众拉家常,积极当好“五员”。司铺乡司铺村86岁村民李香桂,儿女都在外地务工。老人患有高血压,每天要定时服药,村里安排了干部和老人联户,联系村医定期上门为其量血压。“联户干部会帮我买降压药,有空还上门帮忙打扫卫生,和我拉家常,就像自家孩子一样。”李香桂说。横峰县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片区网格—联系户”四级治理体系,包联干部每月至少遍访一次包联对象。包联干部结合自身特长和群众需求,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当好政策理论宣讲员、民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引导员和兴村富民领航员等“五员”。

  访民情、听民意,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横峰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基层党组织中大力开展“民情夜话”“香樟树下说家事”等活动,坚持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村(社区)每周召开一次民情汇报会,梳理汇总本周联户走访、民情收集情况,能够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港边乡善塘村大力开展“红港湾服务日”活动,网格员徐结平发现留守老人池冬兰家中水管坏了,第一时间联系水电工,帮助老人接通新水管。

  “要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横峰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汪雅达表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通过“精准包联、连心到户”工作机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600余条,帮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3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700余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综合
我省迈入信用风险分类2.0时代
宜春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面向经济主战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让科研“种子”在土地上开花结果
叶建春会见来赣出席相关活动的院士专家
“关键一招”,澎湃新动力
用心办实事 倾情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