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盐少一点 健康多一点

  盐作为“百味之首”,在维持身体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但食盐摄入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增加脑卒中、胃癌的风险。《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远高于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减少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日常烹饪要减盐

  日常烹饪中少用盐、调味品和腌制食品,是降低盐摄入总量的重要一环。比如选用榨菜、咸菜和腌制食物做烹饪原料时,多用水冲洗、浸泡,或在开水中焯煮后再烹饪。烹调时应尽可能保留食材的天然味道,少放盐。此外,把握放盐时机,热菜出锅前或凉拌菜食用前再加盐,能够在保证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烹制菜肴时加糖会掩盖咸味,注意少放糖。

  二、少食用高盐食品

  高盐食品有:腌肉、烟熏肉、咸菜、酱菜、咸鸭蛋、咸鱼火腿、香肠、泡椒凤爪、虾皮、鱼片干、鱿鱼干、海苔、鱼罐头、薯片、薯条、玉米片、虾条、话梅、甘草杏、咸味饼干、方便面、卤蛋、挂面等,尽量少食用。

  三、改变重口味

  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高盐摄入对健康的危害,不断强化自己的健康观念,主动、有意识地去改变烹饪和饮食习惯,这对改变重口味来说是最重要的。

  循序渐进减盐。可以采用定量盐勺或盐罐,计量每天个人或家庭每餐、每天的用盐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每餐减少5%~10%(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适应2~6周后,再减少5%~10%,再适应2~6周……如此循序渐进,逐渐降低摄入量,让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利用食物本身的风味来增味,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用葱、姜、蒜、香菜、辣椒、柠檬、胡椒等给菜肴增味提香,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多选新鲜食材,新鲜的鱼虾类、蔬菜等食材含有自身的鲜香,加少许盐甚至不加盐都会很鲜美。

  味道淡一点,健康多一点,幸福就多一点。希望大家树立减盐意识,培养清淡口味,为身体减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儿童医院——~~~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
宜春市人民医院——~~~
~~~
九江市疾控中心——~~~
~~~——从“我们去省外”到“外省来江西”就医折射出的江西医学发展变化
丰城市人民医院——~~~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全心护佑妇女儿童健康
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新突破
持续推出就医服务新举措
健康广角
南昌普惠托育服务获中央财政支持
心脏起搏器技术再升级
食盐少一点 健康多一点
获批省级区域公共卫生检测中心
如今看病不一样
推进护理队伍专科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