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进贤县办好民生实事小记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 雍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年来,进贤县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三访三促”工作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结合“码”上监督、“支书答理”和“书记领航”等形式,把一件件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以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

  “大家都知道飞线充电不安全,可又确实有充电的需求。”因为没有车库和专用充电装置,进贤县民和镇前万社区居民李建华和其他住户一样,都在为电动车充电问题发愁。

  前万社区属于开放式小区,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间小,居民渴望解决充电难的需求十分强烈,李建华和不少居民向进贤县“码”上监督平台反映了这个问题。

  民有所求,必有所应。平台第一时间将群众诉求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问题,前万社区积极与进贤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公司沟通,在社区新增了6个电动车充电车棚,共有充电桩27组、充电端口328个,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难题。

  进贤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依托县“码”上监督平台,开放式受理群众各类诉求,设立专人对事项受理、处置、反馈各环节进行跟进督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

  1月5日,进贤县前坊镇便民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群众正有序办理各种业务。

  “您来了,快进来。”服务中心的“支书答理”工作室内,前坊镇英明村党支部书记吴志荣看到杨桂英老人来了,面带微笑,快步迎上前来。

  杨桂英家里的土坯瓦房倒塌了一角,想在原宅基地重新盖一栋房子,但儿子在外地务工,自己对建房申请手续一窍不通。

  “不用担心,手续交给我来帮办。”听了老人诉求后,吴志荣的一席话,让老人顿时暖心不已。打印、填表、复印、签字、盖章……不到20分钟,吴志荣就为老人填好了申请材料。

  15分钟后,杨桂英回到便民服务中心,开心地告诉吴志荣,宅基地建房申请已经办好了。“‘支书答理’工作室办事效率真高。”杨桂英笑着说。

  近年来,进贤县将打造“支书答理”工作室作为落实“四下基层、三访三促”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一,各乡镇安排村党支部书记轮流值班,定时、定点受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三)

  “今年的春香柚产量有多少?销路怎么样?有问题和困难可以跟我们说……”1月5日,在进贤县七里乡石桥村,村党支部书记胡结国正在和种植户朱军交谈,了解春香柚的销售情况。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七里乡还有很多。去年以来,七里乡把培育和壮大春香柚种植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先进典型培育、带动,有效促进了春香柚种植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带一片百姓”的新景象。截至目前,该乡已建立春香柚种植合作社21家,覆盖16个村,春香柚种植面积达6000亩,产值达1.22亿元。 进贤县以“洪城红·进心行”党建品牌为重要抓手,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提升“书记领航工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解决了一批重点难题,推出了一批务实举措,办好了一批为民实事,得到广大农村群众一致点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江西足球迈向新征程
赣州市开发区首位产业集聚度超70%
港口经济
图书角点亮乡村学生阅读梦
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图片新闻
武汉至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江西段全线贯通
中国考古学会陶瓷考古专业委员会在景德镇成立
宜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