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渡槽凌空架设,一条条水渠蜿蜒伸展,一个个隧洞不断贯通……在宁都县梅江灌区工程各个建设工地上,施工氛围如火如荼,工程车不停穿梭,机械轰轰运转,高高飘扬的党旗格外耀眼。
梅江灌区工程,自2022年11月全面开工以来,已开设作业面61个,浇筑渠道15.4千米,铺设管道89千米;隧洞已开工并进洞7个,进深2.1千米;实施穿河工程7个,总干渠上最大的控制性节点工程花斜渡槽已率先完工。
作为国务院2022年重点推进的六大新建灌区之一,水利部对口支援赣州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该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到系统性规划、全方位建设的巨大变化,是宁都县强化党建引领重点项目建设的生动实践。
“隧洞刚刚进行了爆破作业,我先进去观察情况,确认安全后,大家依次进洞作业,确保安全第一。”1月8日,梅江灌区南片区田头镇红星隧洞建设现场负责人史吉祥在隧洞口向施工人员再三强调安全,并戴上安全帽、防毒面罩,拿着手电筒准备前往洞内查看爆破情况。他既是工地的负责人,也是中国安能三局梅江项目党支部的一名党员。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入党时,我们对着党旗的宣誓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史吉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隧洞地质条件复杂,每一次爆破后入洞最危险的时候,他总是走在最前面。
梅江灌区工程聚焦全县城乡生活供水和农业灌溉,设计灌溉面积58万亩,保障79万居民用水。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发挥梅江灌区水利枢纽综合效应,为宁都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6.3万亩,进一步擦亮“赣南粮仓”的名片。
为建好这项历史性工程,2021年8月,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全面加强重大工程的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灌区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临时党委成立后,党员的干劲更强了,其他工人跟着党员干,不畏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点。”临时党委副书记、水利部第五批挂职干部黄一凡介绍说,党委建在项目一线指挥部,党支部驻扎工地活动板房,党员在最前沿,党组织才能激发强劲动能,才能高质量完成项目攻坚各项任务。
据了解,临时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通过将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骨干力量吸纳进支部班子,让党支部在项目建设中强统筹、聚合力、解难题,让广大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新的工程,对我们来说,挑战越大,动力越强。”党员谢和生介绍说,梅江灌区是江西省首个山地丘陵地区大型灌区,在全国亦不多见。
联合党支部发现梅江灌区团结总干管及西干管原设计方案存在供水能力饱和、运维成本高、难以充分发挥梅江灌区工程综合效益问题。临时党委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研,对多个方案反复论证比选,派出技术队伍赴多地考察,召开设计优化审查会,形成技术支撑详实有力的优化设计方案,呈报省厅获批后立即投入实施,有效节约工程运行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城区供水保障能力。
宁都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曾富有介绍,临时党委依托“党建进工地”“党建促项目”的工作架构,开展“党建+质量”“党建+创奖”“党建+服务”“党建+创新”“党建+乡村振兴”“党建+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凝聚梅江灌区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力争“三年工期、两年见效”的总目标顺利实现。
据了解,梅江灌区工程总投资42.29亿元,工程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时间长,拉动力强,同时廉政风险高。临时党委推行“约法三章”,设立纪检监察组,紧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完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预防腐败,把梅江灌区工程建设成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廉洁工程。(曾嵘峰 罗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