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振信心 让江西经济行稳致远

  陶春海 熊琦哲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提出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社会预期即信心,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心表现的内容主要是经济信心,反映了公众对于经济前景的乐观程度。保持良好的信心既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2023年,江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经济发展在全国位势没有改变,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没有改变。我们应当认清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方位,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推动我省经济行稳致远。

  ● 提振信心是推动我省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提振信心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无论是扩大国内需求,还是优化供给结构,都要以提振信心为前提。稳定的信心可以加快经济恢复进程,稳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稳定的信心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三新一高”战略的基本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对冲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关键。

  提振信心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稳定的信心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力源泉。信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特征,按照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来区分,包括了企业信心、消费者信心与投资者信心。企业信心稳定有助于扩大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消费者信心稳定有利于提振消费,提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刺激生产及销售;投资者信心稳定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维持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总之,信心的提升将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更好地提升社会活力。

  提振信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国家信心与社会信心由个人信心共同汇聚而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只有提振信心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与拓展,才能凝聚社会动力,提升各方面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 多措并举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加快建设具有江西特色及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才能让市场更有活力、经营主体更有信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定的实体经济对增强产业链韧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振社会信心的重要抓手。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省应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抓手,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传统实体经济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位布局未来产业。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充分发挥江西在VR、电子信息、物联网等领域的优势,聚焦产业发展要求,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加快攻关,推动更多引领性、前瞻性科技成果落地,为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要强化配套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支持,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等要素在区域间畅通流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充分依托省产业投资大平台,利用产业引导基金促产业、引项目,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驱动力和持久力,不断增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社会投资信心。良好稳定的营商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土壤,是巩固社会投资信心的基础。我省应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营造稳定繁荣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民营企业以及社会投资来赣留赣。要完善强化市场规则。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有效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信心。通过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整治不合理收费等举措,助力企业安心发展。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坚持政策制定的专业性、协调性和可预见性,稳定企业预期,强化企业投资信心,营造更好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要营造精准有效政务环境。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引资竞争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企业经营等审批流程,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省内重大项目以及补短板项目建设,增强民间投资吸引力,提高民间投资参与度,充分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要进一步改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公平、透明、高效、安全的监管体系,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明确市场主体责任,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监管和智能服务能力,加快实现监管能力现代化。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消费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从供给侧看,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商品供给、消费文化、社会习俗等宏观外部环境因素不能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应从产品和服务市场供给、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提升高品质供给能力,提供更多样化、优质化、智能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多层次消费需求。从需求侧看,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中低收入群体的新增收入较少。因此,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关键。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就业公共服务机制。依托全省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多部门共享就业公共服务数据,为求职者提供高效精准的就业公共服务。要稳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优势,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省推广,加快全省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振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要切实降低居民负担。针对低收入重点群体,不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救助帮扶机制,增强生活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医疗保障、教育、养老护理等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增强消费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文件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文件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提振信心 让江西经济行稳致远
持续推动高品质理论宣讲下基层
加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江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