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郑 莹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56件,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991件,比2022年增长41%;“舒蕾”“艾叶草”两个商标获江西省“老百姓最喜爱的商标品牌”优秀奖……这是赣江新区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的生动注脚。
创新是第一动力。赣江新区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单一走向协作
构建多部门联动维权新渠道
“舒蕾”是中国本土首个洗发水品牌,已创立27年。2022年,企业在赣江新区投资20亿元建厂,购买了国内外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采用欧盟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然而,就在企业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遭遇了“李鬼”。“我们在云南、广州等地共发现20多家企业使用‘舒蕾’标识销售非‘舒蕾’产品,对我们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困扰。”舒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得知情况后,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主动牵头,联系多部门共同帮助企业维权,通过向各涉嫌侵权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发送“案件线索移送函”的方式,跨地域办案,最终解决了困扰企业的难题。
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协作配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昆仑”“龙腾”等专项行动,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同时,通过深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在全省率先推行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设立“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办公室”,为经营主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
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新路径
位于中医药科创城的江西中科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建筑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智能物流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省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2023年,企业通过赣江新区组织的专利成果转化专场对接会,成功获得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一件发明专利转让。“这项专利获取很及时,形成规模化生产后,预计每年可销售产品1万吨,新增年收入35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花峻梅说,项目产品经推广应用,预计潜在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赣江新区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新路径,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充分授予科技成果管理自主权,推进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上门
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路子
江西瑞秀朗科技有限公司是赣江新区中药植物精油产业龙头企业。2023年12月,公司联合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省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9家产学研机构,在全国率先制定青蒿精油团体标准,不仅填补了行业领域的空白,还将助力我国青蒿精油产业领域建立规范产品认证体系,提升青蒿精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赣江新区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质效有很大关系。2023年6月公司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当年8月获批复并得到授权,从申请到授权只用了两个多月,这在别的地区是很难做到的。”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赣江新区积极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新体系,通过推行知识产权一网通办,设立专利审查绿色通道,使专利审查环节由原来的两年至三年缩减至几个月。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梳理汇集“政策礼包”,采取“政策入企、服务上门”方式,引入知识产权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两年免费服务。2023年共举办融资对接会12场,完成质押融资额1.54亿元,助力企业“专利”变“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