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记昌 文/图
正值上栗县长平乡育春羔的繁忙季,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让本就春意盎然的田间地头,更添几分生机与活力。
4月10日清晨,在长平乡杉木村村民邱留赞家的羊舍内,一只只出生不久的赣西黑山羊肥壮可爱,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不绝于耳。此时的邱留赞正细心为小羊们驱虫、打疫苗,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写满了开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羊也是如此。踏实做好防疫、消毒、驱虫,羊苗才能健康长大。”邱留赞介绍,由于长平黑山羊品种好、味道佳,不愁销路,村民们靠养羊脱了贫、致了富。
地处湘赣边革命老区的长平乡,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养羊历史悠久,素有“赣西黑山羊之乡”美誉。因生长环境特别,长平黑山羊肉质鲜美、有嚼劲,深受消费者青睐,经常出现“一羊难求”的局面。
“以前养殖黑山羊,都是放在山上散养,受限于草木生长的季节性等因素,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较低。”长平乡乡长蔡亮介绍。近年来,长平乡积极改进传统养殖方法,编制《黑山羊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引领村民科学养殖。长平黑山羊养殖产业渐渐步入快车道,明亮整洁的规模化羊舍代替了潮湿闷热的传统羊圈,科学周密的疫病防控淘汰了“凭经验、看运气”的老旧养殖方法,黑山羊存活率高达96%,成为长平群众发“羊财”的坚实底气。
“我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村民解决资金、技术、销路问题,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在长平乡石溪村,佰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汉君介绍,自2015年开始,该公司持续向村民低价出售母羊,免费提供公羊配种,全程技术指导,为村民兜底销售黑山羊。预计石溪村今年出栏黑山羊8000余只,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据统计,长平乡共有5家黑山羊养殖规模化企业,带动了85家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56家黑山羊养殖户。去年,该乡实现黑山羊年存栏量4万余只,年出栏量4.7万余只,种羊达1万余只,村民户均增收1万余元。
“我们的黑山羊不仅在省内畅销,还销往上海、广东、湖南等地,长平乡呈现村村有羊叫、户户发‘羊财’的喜人态势。”长平乡党委书记邹鹏表示,将创新模式,加大力度,构建“繁育推、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新格局,把长平乡赣西黑山羊养殖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让更多老百姓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