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一改“脏乱差”面貌,变得整洁有序、设施完善;城市建设中遗留下来的“边角料”地块摇身一变,成为风格各异、清幽秀美的“口袋公园”;一所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办,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
近年来,吉水县加快建设一批利民便民工程,不断丰富民生账单内涵,提升惠民工程品质,让城市面貌焕发出新生机,居民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
城市“微改造”
生活环境大改善
“宋奶奶,今天是打太极还是跑步啊?”近日,吉水县不少居民在小江口“口袋公园”散步、健身。放眼望去,公园环境干净整洁,各类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已然成了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吉水县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城区方面下足功夫,先后建成了水洲、半岛、竹园、小江口等6处“口袋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文峰大桥引道改造工程主路全面通车,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16个社区的背街小巷点亮工程和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完成,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夜晚的街巷灯火通明,环境整洁有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就业创业“加速度”
民生饭碗端得稳
“真是太感谢‘就业之家’了,帮我找的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待遇也不错,我已成功入职。”近日,吉水县居民朱芳丽通过县工业园区的“就业之家”找到了一份品检员的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吉水县通过建设“5+2就业之家”、充分就业社区等公共就业服务载体,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目前,该县已建设304个“5+2就业之家”,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今年以来,吉水县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送岗下乡、春暖农民工专场等招聘活动24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在创业支持方面,该县加大政策宣传和创业体系完善力度,截至3月底,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00万元。
“一老一小”服务优
朝夕幸福有保障
走进吉水县醪桥镇东源村“一老一小”幸福院示范点,老人们三五成群,喝茶聊天,孩子们围坐一起玩玩具、拼积木……“一老一小”其乐融融,交织的笑声映射着幸福的温度。
吉水县从“关键小事”入手,拓阵地、优服务、聚资源,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通过建设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机构、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目前,该县已建设“党建+农村互助养老之家”210个,覆盖了85%以上的行政村,有效破解了老年人就餐服务、养老服务等堵点短板。同时,该县建设规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进一步增加托位,全县有38个机构开展了托育服务,可提供托位1620个。
(欧阳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