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李小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一重要论述为文艺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文艺战线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课题。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受益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时代主题,进一步立足职能、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文联“两个优势”,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和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扛起推动创作的应尽之责。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作品虽然是文艺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但它的源泉和沃土不在人的头脑中,而是在现实生活里。只有把个人的情感融入人民的集体情感和时代潮流之中,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要努力完善深入生活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引导文艺工作者迈开双脚、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的创造。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需要夯实人才基础,抓实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关键在人。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名师带徒”中青年文艺家培养等计划。要通过集中各项优势资源,突出重点扶持,以重大现实主题为创作题材,举办各艺术门类重点作者培训班、看稿会、改稿会,有的放矢、按需施训。要引导文艺工作者处理好扎实深入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力求作品更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处理好专业素养与广泛融合的关系,克服惯性思维,积极拥抱新变化,拓宽新场域,将文艺创造活力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