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云谱区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昌市青云谱区紧紧围绕“拼争项目量质突破年”工作主题,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进步伐,推动全区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优质资源持续扩充

  校建项目全力提速。过去一年来,该区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总投资6.08亿元的洪都学校、万溪学校、新地学校、楞上学校、区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预计可提供优质学位7362个。同时,该区正在扎实推进10所专项债幼儿园项目的二次装修改造,预计可新增园位3030个。

  “两项督导评估”全面推进。该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顺利迎接省检,今年将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截至目前,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98.81%,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为98.97%,公办在园幼儿数占比67.19%,全区新创省级标准化园10所、市级示范园2所。

  “两个标准”全域试点。该区围绕《南昌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涵建设实施标准》《南昌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涵建设评价标准》,以机制创新激发区域教育发展新动力,以“六大行动”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以“一校一品”赋能学校品质提升。目前,全区已成功申报3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4所“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校、2所省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内涵发展持续深化

  创建党建品牌。该区严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健全学校“两个议事规则”,确保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全区教体系统以区委教体工委“同心育童心”书记领航行动项目为带动,构建起22个“一支部一品牌”的党建品牌矩阵。

  创优教师队伍。该区坚持搭建高水平、高层次展示赛事平台,依托“引进来 走出去”培养模式,全力优化师资队伍。2024年,该区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62人次。同时,全区共培养省级D类高层次人才1人、E类高层次人才3人,洪城学师2人,市级C类高层次人才1人、D类高层次人才2人。目前,该区省市区三级骨干教师达464人,占全体在职教师的27.2%。

  创新“五育”课程。该区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加快推进区教体局及区属4所学校的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试点建设项目,思政教育、红色文化传承工作获得省市肯定,区教体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同时,该区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取得实效,斩获“2024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四个单项第1名,由该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刘佳丹在2024年世界青年跳水锦标赛中荣获1银1铜的好成绩。此外,该区加快推动非遗课程项目化,在教学中融入辖区城南龙灯非遗特色,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挥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区优势,以科普宣教、研学实践为抓手,与南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共建,设立城市湿地自然教育实验校6所,培养40名自然教育讲师,开展湿地自然科学教育公益课程,惠及学生5000余人次。2024年,该区10名学子在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奖。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完善教学研训一体化机制。该区坚持实施“青”字系列教师研训品牌,依托“青圃·半月谈”“青听·伴成长”“青竹·育成林”等成长平台,推动全区教育人才队伍向强向优发展。

  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体系。该区建成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深化实施“青心·守护”行动,优化“一校一室”心理辅导室,完善“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该区区属学校在招生时,严格执行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政策,全力保障“新青云谱人”的受教育权利。2024年,该区把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作为全区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目前学校已完成装修改造,全区的特殊儿童将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徐 莹  吴萧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资讯
宜春经开区多维度打造产教融合发展新高地
2023年全省耕地质量演变趋势总体向好
吉安51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
特色养殖助振兴
柴桑区“水公铁”多式联运降本增效
青云谱区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政府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
临川规上企业冲刺开门红
图片新闻
技术赋能 助力产业腾飞
巧借金融东风 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