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更有温度和质感的民生答卷

  ● 本报全媒体评论员 ●

  接续奋斗不歇脚,久久为功不松劲。我省从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系统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取得积极成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力争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要抓重点补短板,用“真金白银”兜底线保民生。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保障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推进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我省民生实事工程“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护好了“老弱幼”,更托起了“致富梦”,兜住的是民生底线,更是发展底气。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举措,聚焦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设身处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实现幸福江西,一个都不能少。

  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跟进群众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品质的新期待,民生实事的标准和内容只有不断调整和更新,才能与群众期待相匹配、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回顾我省历年的民生实事工程,从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市特困月人均保障标准的稳步提升,到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新增“为全省适龄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事项,到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每一次标准的升级、每一个项目的新增,都是为了一个个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能得到解决,都是为了不断满足群众对更好生活的追求。与时俱进的民生实事清单既有对现实的观照,更充满着温情的考量,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就在身边。 

  要以改革为契机,把“办好一件事”变成“解决一类事”。改革向前,民生向暖;制度为基,以厚民生。面对群众纷繁庞杂的诉求,只有从个性问题里探究共性原因,切实将解决个例上的小事琐事转换到共性上的制度改革,才能推动“被动处理”转向“源头化解”,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让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比如,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申请人从需要跑5个部门,分6次办理的事项,优化为一表申请、一链办结,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实现了办事成本最小化。除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之外,越来越多的“一件事”改革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点到面、从面到群,全省民生领域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出强大能量,有力推动为民办事效能的不断升级。 

  民生问题无小事,也无易事,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立足于实、聚焦于需,向改革要动力、向制度挖潜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民生实事工程的宏伟蓝图就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我省扎实办好2024年10件民生实事综述
尹弘主持召开全省2024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时强调~~~叶建春出席
~~~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叶建春主持
~~~
~~~省两会新闻中心成立
~~~——赣州市深化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促高质量发展走笔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赣江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导读
习近平同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会谈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 加快提升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书写更有温度和质感的民生答卷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叶建春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
2025年省两会准备就绪
“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
省政协委员抵昌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