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美育人 以艺启医

南昌医学院探索“美育+思政+实践”浸润式育人模式

  2024年12月28日,南昌医学院举办第二届美育(非遗)叙事活动暨户外美育课堂活动,非遗表演、互动手工体验、非遗作品展等精彩呈现,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蓬勃生机。

  近年来,南昌医学院以美育人、以艺启医,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课程为要、实践为桥,积极探索“美育+思政+实践”浸润式育人模式,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底蕴,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推动“思政+美育”融合

  学校围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精心规划美育课程体系,在必修课程中融入美学原理、艺术鉴赏等内容,开设音乐鉴赏、书法艺术、影视艺术赏析等一系列选修课程,跨学科融合开设《音乐治疗》《音乐与健康》等医艺融合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拓宽其艺术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有“温度”的医学人才。

  近年来,南昌医学院公共学科教学部美育教研室积极开展“美育+思政”育人模式研究,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塑造精神品格。《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红色卫生资源,扎根赣文化,实现地域传统艺术与实际作品有效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先进文化有机融入美育教学,引导学生热爱江西、建设江西。2022年,《音乐欣赏》课程获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等多项奖项。

  此外,学校围绕忆党史、悟初心,开设红色音乐党史等线上课堂,立足核心美育课程《艺术鉴赏》,植入《红色领航·艺美人生》《音乐中的劳动美》《音乐与健康》等美育特色模块,突破育人时空限制,搭建美育精品在线课程,将美育搬向“云端”,引领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线上线下共成长。

  以美育赋能教师成长

  抓好教师源头培养,提升任课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学校加强和改善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南昌医学院公共学科教学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美育教师参加“美育教学方法”线上课程研修班,通过学习和研讨,不断提高美育课程教育教学水平;每年选拔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新时代大学美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提升任课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截至目前,在江西省第二届学校美育教学展示活动、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公共学科教学部美育青年教师屡获佳绩,曲娜老师获第五届江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余媛媛老师获选江西省第二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称号。

  “美育之花”绽放校园

  在美育课堂,老师们创新教学模式,将沉浸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需求有机结合,利用五四青年节、重阳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小组创编等方式演绎小节目,打造浸润式课堂,实现从审美欣赏到审美表达再到审美创造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不断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遗青年说、新年音乐会、美育成果汇报演出……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美育课外实践活动,在校园内设立音乐练习室、艺术创作室等,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主要领导表示,将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美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学生成果展示和交流,让艺术润泽生命底色,努力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审美情趣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  (徐珍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质培优创新发展
~~~南昌医学院探索“美育+思政+实践”浸润式育人模式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教师~~~
~~~——以江西财经大学持续推动学生评价改革为例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赣江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幼专”何以专
以美育人 以艺启医
翰墨迎春
畅通回家路 温暖村民心
走进清华大学分享美育教育
强化多元评价坚持“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优化服务项目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