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军
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九江深谙此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即拉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的帷幕。4天之中,马不停蹄观摩、检阅14个县(市、区)的42个项目,并连夜召开小结会,点评亮点,投票排名,分析不足,谋划新篇。
在九江工业主阵地九江经开区,大项目、好项目接二连三。天健龙维汽车部件项目生产车间内,各类生产和检测设备忙个不停,这个去年4月投产的项目,主产汽车转向系统、变速箱零部件和滤油器、电驱动零件和滤波器、电池包塑料件和压力阀等产品,其中变速箱过滤器、塑料零部件占三分之一国内市场份额。
在瑞昌市,电子信息产业追光而行。置身拓普达显示项目产品展区,各类显示屏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去年9月签约、12月投产,更不寻常的是,该项目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黏性作用,引进上下游企业8家,产值均过亿元,形成“种下一棵、催生一片”的雨林效应。
在“大山沟里搞工业、石头缝里建工厂”的修水县,模具产业发展迅速、链条完整,集聚程度高。拥有3200吨冲床的模界荣耀模具科技平台,喊出了“目前全球汽车冲压领域最大的单体冲压冲床”的豪气。该项目打造的模具研发、设计、制造、试模、装配、检测六大共享平台,帮助模具产业园企业从各维度、各要素降本增效,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
拥有纺织服装产业省级“产业大脑”的德安县,“智改数转”使得传统产业发生惊人裂变。江西互利织染有限公司依托芳烃产业下游配套的优势,追“新”逐“绿”换新颜。该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高速喷水织机2500台,通过数改已达到L6级,实现了生产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打造了全流程智慧纺织工厂,成为全省最大的全产业链纺织企业。
在永修县,有机硅产业不断“腾笼换鸟”优化升级。泰恩有机硅项目成为其中的典范——年产1.6万吨新型有机硅及1万吨副产物,功能硅油、有机硅树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超50%。去年,永修县签约有机硅项目22个,有机硅“产业大脑”入选首批省级“产业大脑”建设名单,星火工业园入选全国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有机硅产业集群入选2024中国百强集群。
高新园区规上工业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强县湖口尽显“项目当家”风范。“我们的拳头产品聚四氟乙烯打破了国外氟化工巨头的垄断,实现半导体等高端领域氟材料的国产替代,市场前景广阔。”常新瑞氟化工新材料项目的异军突起,让企业负责人意气风发。作为湖口县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招商引资成果的代表,该项目主要从事含氟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固态电池、信息通信等领域,建成达标投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超20亿元。
…………
一路观摩,一路检阅,一大批高端高质项目,致力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智慧生产、引领潮流,实现进口替代,点亮了九江市县域经济的未来,也为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增添了新动能。
数据是最实在的佐证者。2024年,工业用电量总量达221.74亿千瓦时,增长10.7%,总量和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60.4亿元;14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新增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5家,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总数达80家;全市招商引资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62个、增长36.83%,合同投资额4186亿元、增长27.57%,落户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全市2066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03.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14.8%……一组组数据,奏响的是九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旋律。
“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大抓工业的氛围越来越浓,链式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好,特色经济的路子越来越宽,归雁经济的品牌越打越响。”1月5日晚,在小结会上,九江市委主要负责人话语铿锵,过去一年各县(市、区)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令人鼓舞,开展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既是对过去一年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检阅,更是对新的一年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接下来,九江将继续坚持以项目评业绩,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定奖惩,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实现县域经济“百花齐放”,筑牢九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