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好生命起点“第一关”

  本报全媒体记者 倪可心

  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被誉为生命起点“第一关”,当前我省这两项指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出了一份出生人口健康水平的优秀成绩单。

  不仅如此,自2023年起,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出生缺陷防控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免费产前筛查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飞入赣鄱百姓家”,为生命起点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与未来。

  一个指向: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

  1月17日,省妇幼保健院九龙湖院区产检中心,主管护师张艳霞耐心细致地为准妈妈们讲解免费产前筛查的重要性和流程。“科室同事们每天都会主动向前来建档的孕妇介绍这项民生实事。‘把好事送上门’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了。”张艳霞笑着说。

  把实事办实,才能惠之于民。在“优化出生缺陷防控免费服务”这项民生实事上,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产前筛查四项中,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查(NT检查)、胎儿九大畸形超声常规检查需要产科超声医生具有一定经验,才能更加精准地发现胎儿的异常。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周欣曾有顾虑——产科超声筛查是出生缺陷的第一岗哨点,各级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是否会影响民生实事的实施效果?

  为全面提升产科超声检查服务能力,去年1月,我省借助“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对全省111家民生定点机构进行产科超声AI质控。“AI会对产科超声筛查切面的完整率和准确率等指标加以分析总结,医务人员也可在系统内查看切面的标准案例,得到客观、高效、专业化指导。”周欣介绍。

  超声AI质控给基层带来的变化,令周欣震惊——全省民生定点机构产前超声检查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县区级医院范围内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在技术要求最高的早孕期筛查中,县区级医院切面标准率一年内提升了整整5个百分点。

  “去年10月,我们在民生实事筛查中发现一个早孕期NT增厚的胎儿,孕16周追踪检查发现其存在单心室这种严重的心脏畸形。之前我们需要在第20周甚至更晚孕周才敢诊断,但如今在超声AI质控的帮助下,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对更早孕周诊断也有信心了。”兴国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谢凡如是说。

  从害怕被打分、到主动上传求改进、再到用AI做裁判进行业务比拼……周欣观察到,我省产科超声医务人员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为产前筛查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

  一份执着:健康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1月17日一早,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护士陈娜按照民生实事筛查高风险阳性预警表,逐一联络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呈阳性的孕妇返院复查。一直在一线追访的陈娜,深深感受到民生实事实施以来群众的变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出生缺陷防治的重要性,配合度也更高了。

  “2024年全年,我院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超过2万例,较民生实事实施前翻了近10倍,这足以说明优生优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主任杨必成向记者介绍,为千方百计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该院建立了“宣教-筛查-诊断-干预-随访-救助”的出生缺陷防控链式服务机制,一批致死致残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这几年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健康了!”1月20日,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罗晶抱着刚出生不到2周的小新(化名)心生欢喜,孩子妈妈刘洋(化名)在一旁热泪盈眶。原来,刘洋的第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去年初再次怀孕的她很害怕,“如果第二个孩子还听不见该怎么办?”

  “了解到刘女士的情况后,我们耐心指导她参与民生实事免费耳聋基因检测。”吉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副主任袁金兰告诉记者,为将耳聋筛查关口前移,吉安市向省卫生健康委申请将耳聋基因筛查提前到产前基因筛查,并实现了全流程免费服务。

  有了免费服务兜底,刘洋夫妻安心按流程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夫妻俩均存在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但这一次,他们是幸运的——产前诊断报告上“胎儿无异常”五个字,说明肚子里怀着的是一个听力正常的孩子。

  像刘洋夫妻一样,通过这项民生实事了解到自己基因存在“小错别字”的人群并不少。为此,吉安市妇幼保健院特制了一批“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预防卡片”。该院优生优育科主任肖婕介绍,这种基因突变通过母系遗传,携带者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极易“一针致聋”。因此,每当有患者查出此类基因突变,医院都会建议患者将预防卡片分发给其母系亲属,提醒家人终身禁用这类药物,可有效避免耳聋的风险。

  一份承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是导致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点疾病。这些疾病不仅给患儿家庭造成严重精神创伤和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为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多年来,我省努力设置三道防线——

  强化一级预防。2017年,我省推进以“婚检婚登机构紧邻设置”便民模式为关键的免费婚检,同时落实孕前优先健康检查、为孕前和早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等措施,让出生缺陷尽可能不发生;

  推进二级预防。2021年,我省启动为困难家庭的孕妇提供免费基因检测的产前筛查服务。2022年,省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发起“让爱无缺公益行动”,为产前筛查阳性的困难家庭孕妇提供后续干预和救助,以减少严重致死致残的出生缺陷;

  筑牢三级预防。我省持续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治病种和救助覆盖面,有效保障了全省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为有效防控出生缺陷,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省坚持民生保障的有效性和普惠性,连续两年将‘出生缺陷防控服务’纳入民生实事,2024年还专门对此项民生实事的项目内容、管理方式、服务机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是提供免费出生缺陷筛查项目最多的省份,足可见诚意满满。”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叶颖在采访中表示。

  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优化出生缺陷防控服务”民生实事成效明显。去年,全省共有98.3万人次享受了免费四项产前筛查服务,118.8万人次享受了免费四项新生儿疾病筛查,这一举措为全省孕产妇及其家庭节约生育成本约2.26亿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新的起点,没有终点。当前,“优化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已被列为2025年省卫生健康委十大惠民举措,转为长效常态运行。“我省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把好人口健康‘第一关’,守护生命起点健康。”叶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痕检高级工程师、樟树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王灵兵——~~~
~~~
赣江新区探索集中供冷供热,节约电力资源——~~~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把好生命起点“第一关”
让证据“说话”的刑侦“工匠”
点赞
解锁冬暖夏凉的“节能密码”
“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特色,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