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吉水县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韧性,推动全县党员干部作风实现根本性转变,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正风纪、促新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真是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追回来。”吉水县乌江镇凫冲村近日举行的一场违纪款清退现场会上,一名村民紧紧握着手中的清退款,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日,乌江镇纪委在凫冲村公开将双源村小组干部违规领取的津补贴及私自占用的村集体水塘租金,如数归还给了村小组。
“2024年,我们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了490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1.63%。通过及时提醒、约谈函询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的蔓延。”吉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该县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充分利用忏悔书、警示教育片等资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同时,大力推进“暖心工程”,为受到不实举报的10名干部澄清正名、1名干部容错纠错,为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
提效能、惠民生,践行服务群众初心
成功议价126种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达46.07%,最高降幅达97.23%……吉水县总医院医用耗材谈判议价采购现场报价会上,气氛紧张而热烈。吉水县总医院采购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老百姓用上质优价廉的医用耗材,切实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方面,吉水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针对乡村振兴、医疗保障、不动产登记等群众身边的重点难点问题,该县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解决方案。据统计,近年来吉水县已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151个,挽回经济损失2344万元,解决民生实事2800余件。其中,创新推行医药耗材谈判竞价机制,为患者减轻负担1500余万元;解决4个小区、2424户不动产登记难题,以及城北片区居民2万户、6万余人用水难的问题,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作表率、严监督,筑牢发展坚实基石
走进吉水县“金滩·十里画廊”项目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170余名工人或精心修剪室外绿植,或忙着铺设地砖。
在项目现场,几名纪检监察干部正在进行例行检查。他们深入一线,仔细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与工人交谈了解实际情况。“抓作风就是抓发展,我们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让项目真正惠及民生。”吉水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志丽表示。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持续监督下,吉水县各级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先后开展监督检查200余次,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490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1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
(欧阳诗怡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