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余讯 (全媒体记者胡光华 通讯员胡婷)村委会截留的天然公益林和征地补偿资金899.7万元,全部返还至村小组及农户;收回村干部侵占、挪用的村集体资金138.55万元;清理合同不规范、拖欠租金等问题847个,挽回损失804.3万余元……新余市下大力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项目化整治,加强监督管理,有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去年,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点多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特点,新余市相关部门以“清家底、清财务、清合同”为重点,对所有行政村集体“三资”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共发现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家底不清、经济合同不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债权债务管控不严、“三资”监管网络平台信息化滞后等六方面的突出问题951个,推动整改到位901个,整改率达94.74%。该市去年新增村集体资产1851.8万元,新增农用地等资源6230亩,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更加明晰、财务更加规范、合同监管更加有效。
围绕彻底纠治村集体收入不入账、“白条”入账、公款私存等顽疾,新余市加强数据赋能,打破“信息壁垒”,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415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产权合同全录入、村级财务记账全覆盖,市县乡三级可以对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使用、每一项合同的签订实时监管。目前,全市录入村集体合同4650份、村集体资金线上审批支付申请5158笔,有力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效能。
新余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数字化管理,确保农村产权交易规范有序,基层群众明明白白,资产收益可视可感。该市建立县区全覆盖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台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集体产权必须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鼓励个人产权进场交易。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2513笔,成交1723笔,成交金额2.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