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创新沃土中腾飞:让“小龙”成“巨龙”

  新春伊始,发令枪响,多地的“新春第一会”聚焦创新发展,努力让更多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企业走向世界前沿,形成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

  从《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到《哪吒2》票房登顶;从DeepSeek火爆全球,到人形机器人精彩亮相,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一批并非大众耳熟能详的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成长为“小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创新气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细究“小龙”成长,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国家对创新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地方政府对创新一地一域的暖心呵护。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新的“空气”和“沃土”。管理者要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文化,让创新者在良好的土壤中成长,才能为未来创造更大价值。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批“小龙”应运而生。这些“小龙”能嗅出“空气”中有助于创新的味道,也能吸收“沃土”中的创业养分,不断成长壮大。

  让企业大胆闯、让创业者放手拼,就要尽最大努力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助其大展身手。有的企业成立不到10年就变成“小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在软环境上出实招,“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创业者安心创业、放心奔跑。

  仅在一地有“小龙”,是不够的;在产业发展中只有“小龙”,也是不够的。当下,多地正积极打开思路做文章,思考如何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因地制宜对创新企业进行暖心呵护,让自己的江河里能成长出更多的“小龙”,让“小龙”成“巨龙”。

  “小龙”成长为弄潮的“巨龙”还需时日,也需呵护。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拿出更有力的措施,为更多“小龙”开辟一片海阔天空,早日成长为“巨龙”。

  新华社记者 冯 源

  (新华社杭州2月1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生活在1.5亿年前,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时间提早近2000万年~~~
~~~
~~~
我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商务部回应诉美加征关税措施:~~~
~~~美防长表态不赞成乌克兰加入北约,或预示美对俄乌冲突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众多中国汽车品牌亮相印尼国际车展
新发现“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史
在创新沃土中腾飞:让“小龙”成“巨龙”
无人机 吊装光伏板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后续将按世贸规则和程序处理该案
美与俄乌“通气” 俄乌冲突或现重大转机
马耳他发行蛇年生肖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