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
人勤春来早。南昌的这个春天,洋溢着催人奋进的氛围。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省市县三级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2025年重大项目推进大会举行,其中主会场就设在南昌小蓝经开区。2025年,南昌市共遴选重大、重点项目1088个,总投资8870.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40.96亿元。
去年以来,南昌市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动能,以“8810”行动计划为着力点,持续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装备、航空等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推动新兴产业延伸链条、壮大规模、形成集群,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梳理此次联动开工的项目清单,产业项目达到158个,项目数和总投资占比均超70%,涉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其中,装备制造已成为南昌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涵盖汽车、航空、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对全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区域竞争力提升以及社会就业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以“大国重器”盾构机为例,随着南昌造盾构机源源不断地下线,南昌又增加了一张亮眼的工业名片,不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还就地支持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建设,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我们看重的,还有产业链带动效应。装备制造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能够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比如博世电驱动系统项目,由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博世与江铃集团合作,建设博世全球首个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生产基地,研发、生产和销售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可为江西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形成“桥接”作用,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
装备制造亦是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南昌市正依托装备制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洪都集团、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等企业承担了国家航空装备制造任务,使南昌成为国产大飞机的重要配套基地,提升了城市在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布局中的地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盾构机的从无到有,均体现了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带动了新质生产力落地见效。
播种催芽趁春光。南昌让装备制造花开满园,将有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我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