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颖
破122.57亿元!截至18日发稿时,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再次拉升。3岁的小哪吒凭一杆火尖枪,单枪匹马跃入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并不断刷新纪录,从“哪吒闹海”到“哪吒出海”,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球表达。
自2月12日北美市场开启点映后,《哪吒2》市场表现如预期高涨,上座率达90%以上。除却北美市场,影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预售票房也已远超预期,悉尼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多伦多影院紧急加场仍一票难求……海外观众用行动对《哪吒2》恢宏又不失个性的战斗场景及东方神话元素打了高分,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盛赞:“中国电影正在用世界级的叙事,打破文化壁垒。”《哪吒2》的横空出世,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还对以日漫、美漫为第一梯队的全球动画格局进行了一次洗牌。
除却对哪吒叛父这一先锋性精神的艺术改写略有争议外,《哪吒2》对轮番出场的各个配角也都做到了精雕细琢,如留有记忆点的成长性角色申小豹、海夜叉,或是有独特完整人格的角色石矶娘娘、西海龙王敖闰的刻画都很精彩。完整跌宕的故事覆盖全年龄段,既有与童稚相恰切的天真幽默,又不失对社会秩序、亲子人伦、人生困境等的深度探讨。
2025年春节档,7天全国电影票房超95.1亿元,同比上涨18.64%,创造了新的中国影史纪录。但这种火爆只属于《哪吒2》,与“哪吒”大火相对应的,是春节档其他影片的滑坡。六部春节档影片中五部票房均未达到预期,其中三家顶级制作或面临亏损,这种落差可说在历年春节档中都是罕见的。
“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
“我想试试。”
《哪吒2》里,龙王敖光和哪吒的这段对话,仿佛昭示了它对电影世界规则的重塑。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哪吒2》靠观众口碑,掀起了春节档最强逆袭。影片里,时代的审美融入了每一部分叙事表达,渗透到每一个角色的塑造中。例如敖光,摆脱了传统的白胡子老龙王形象,成为“美、强、帅”,在精神内核上则是当代青年人的理想父亲——一心送孩子“考编”改变命运失败后,勇于认错,承认“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反思应该倾听孩子内心,鼓励孩子“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事实上,影片里都是这类“理想父母”:敖光之于敖丙,申正道之于申公豹,李靖、殷夫人之于哪吒……他们站在孩子身后,树起如万龙甲般坚固的支持系统,照亮年轻一辈的内心和他们脚下泥泞的路。从这个方面讲,这也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折射,让当下年轻人共情共鸣。
《哪吒2》的市场表现验证了观众的审美品位,这也是今年春节档变得残酷起来的原因。以往,不论是低分片还是高分片、大题材还是小题材,大导演还是名演员,大家其乐融融趁着过年合家欢多少能分到一杯羹。然而,在《哪吒2》超强的讲故事能力、特效制作水平、画面精美度等方面的全面辗压下,其他春节档电影争夺票房的底气多少都显得有点不足。
今年春节档,为啥《哪吒2》行?有自媒体总结了观众的两个共识——
文化共鸣,戳中时代痛点。《哪吒2》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底色,却讲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故事。影片中哪吒的“反抗命运”与“自我觉醒”,完美契合了当代年轻人追求独立、打破束缚的精神需求。这种文化共鸣,让观众不仅看得“爽”,还看得深有感触。
制作炸裂,视觉盛宴。从画面到特效,《哪吒2》堪称国产动画的天花板。据了解,《哪吒2》的制作历时5年多,138家动画制作公司参与,4000余人投入制作,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影片中,天马行空的场景设计、流畅的打斗场面、细腻的角色表情,每一帧都让人直呼“经费在燃烧”,这样的视觉体验,谁能拒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为封神宇宙IP的续集,《封神榜:战火西歧》上映后口碑遭遇了断崖式下跌,观众普遍认为整部影片主线含混缺失,价值判断模糊难辨,全片的斗法段落及视觉特效沦落为一盘散沙。在这部影片中,网友的槽点之一就是殷郊法相:三头六臂蓝色身体的殷郊,特效效果竟然像“蓝精灵”,被网友群嘲为5毛钱特效的“洁厕灵代言人”,与影片宣称的大制作可说是极其违和。
相对应的,另一部上映前被寄予厚望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情怀牌、流量牌轮番打,但在春节档并没有杀出重围,从故事、选角、武打特效,徐克都没有走出观众所期待的武侠片创新之路。甚至有人评论,徐克此次是对经典的一次“轻慢”:当《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将影片简化为流量、特效与快餐叙事时,它就失去了观众的尊重。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武侠片?“要的是一场‘返璞归真’的武侠复兴——少一些玄幻特效,多一些刚劲凌厉;少一些口号说教,多一些灵魂叩问。”
动画、武侠、奇幻、军事、悬疑……从题材到技术,2025年春节档承载着国产电影IP锐意创新、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特效技术进步的市场厚望。从春节档总体票房表现来看,“看电影”已然是春节新年俗,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前景可期。
几家欢乐几家愁。当《哪吒2》每天仍以亿元级的票房增量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时候,更多的电影制作者需要思考的也许只有两个字:“诚意”。
——沉下心来,摒弃掉粗制滥造,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电影,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努力与决心。
毕竟,你有诚意,观众自有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