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暖阳洒在赣江之滨,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沙井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人才新政宣传贯彻、传统文化浸润、新就业群体关爱、青年婚恋服务等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串珠成链,织就了一张组织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厚度的民生保障网,奏响了基层治理的“春之曲”。
暖心驿站聚合力 服务升级显担当
日前,在沙井街道陶家新村的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明黄色的集装箱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驿站内,饮水机、医药箱、充电器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书架上各种实用书籍琳琅满目。“这里就像我们的‘加油站’。”刚结束午高峰配送的外卖骑手陈师傅,正用微波炉加热自带的午餐。
沙井街道党建办专职副主任张利介绍:“我们组建了‘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12名外卖小哥兼任社区‘移动网格员’,形成‘以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沙井街道通过统筹整合辖区资源,推动形成“核心枢纽+专业站点+特色节点”的立体化社会服务布局。其中,街道党群服务综合体作为核心枢纽型综合体,形成集红色宣讲、民族团结、关心下一代、矛盾调解等职能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站点;绿地、新地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专业站点,重点覆盖商务区,提供企业对接等专项服务;爱心驿站作为特色站点,为新就业群体设立专属休憩空间,提供必要基础保障,实现对企业及新就业群体需求的全时段响应。
流动党员亮身份 人才新政添动能
2月11日,沙井街道绿地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20余名企业青年才俊与流动党员齐聚一堂。这场开年首场人才座谈会,既送出了政策“大礼包”,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座谈会现场,在鲜红的党旗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被逐条解读,南昌新“人才10条”政策宣传手册同步发放。青年创客王庆在交流中感慨地说:“原本以为我们流动党员是‘隐形人’,没想到在这里,组织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成长计划,很是感动。”
沙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乃嘉介绍,通过“线上登记+线下建档”双轨并进,沙井街道有31名流动党员亮明了身份。同时,结合楼宇经济及新业态特点,街道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高质量做好流动党员的学习与管理工作。
文化润泽传薪火 工会聚力谱新篇
近日,在沙井街道党群服务综合体三楼职工之家,由该街道工会联合会策划的“筑梦工会路 智竞庆元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会建设巧妙融合起来。“工会法知识飞花令”赛区里,外卖小哥袁星宇连续答对3道题,赢得满堂喝彩;夹汤圆接力赛现场,企业职工组队协作,在欢声笑语中领悟团队精神。
“我们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让工会知识‘活起来’。”沙井街道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吴文婷说,近年来,通过“文化搭台、服务唱戏”的模式,沙井街道工会联合会会员数量增长20%,吸纳新就业群体490人。
情缘之桥促融合 真情服务暖才心
2月14日,“全城热恋 从心出发”交友会现场,一群陌生的青年男女通过“分组游戏”“不插电音乐会”“心动互选”等环节后,逐渐熟络起来。这场由沙井街道、南昌大学团委、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主办的交友活动,折射出沙井街道对青年人才服务的深层考量。
通过建立青年人才需求清单,该街道精准对接区直行业部门,协调解决青年人才在住房、就业创业、健康医疗、婚恋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聂华说:“留住人才,既要给舞台,更要造家园。”
从政策赋能到文化滋养,从硬件支撑到情感关怀,沙井街道正以党建“红线”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胡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