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红色文艺经典绽放时代的光芒

——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综述

  □ 本报记者 李滇敏

  3月2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西省文联主办的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在赣州召开。专家们回顾总结了百年来红色文艺创作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探讨了红色文艺经典的时代价值和未来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赣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回望红色文艺经典,可谓意味深长。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是红色经典生成的土壤和重要资源”

  中国文艺的百花园中,红色文艺一直是一个独特而耀眼的存在。百年的文艺长河中,一批批红色文艺经典感染、振奋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董耀鹏这样概括红色文艺经典:它凝结着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生动创造,是我们党的文艺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集中体现;它记录着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精神谱系的生动载体;它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彰显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红色文艺经典在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上,坚持开掘深刻而又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中国的精神力量;在文艺创作的方式方法上,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有机结合;在文艺创作的根本道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在文艺创作的科学态度上,坚持兼容并蓄、返本开新,追求精益求精;在文艺创作的履责担当上,坚持崇德尚艺,追求德艺双馨。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认为,“红色文艺经典”是历史的,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也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有其定位,是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中不断建构的;同时,它也是现实的,以其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时时回到人民性立场,在艺术本体的卓越性追求中高扬了人民性的文艺观,在不断阐释和价值积累中迈向当代文艺经典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精神的图谱,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红色经典生成的土壤和重要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英雄主义文学的英雄性应该从人民性出发,显示鲜明的个性,闪耀人性的光辉,具有历史反思精神,体现崇高的审美追求”

  塑造英雄形象,彰显时代精神是中国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更是红色文艺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研讨会上,专家们回望红色文艺的英雄画廊,从林道静、吴琼花、狼牙山五壮士、杨子荣,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陈乔年、陈延年……他们献身理想和信仰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感动了当时的受众,也感动着今天的受众。在灿若星河的革命英雄之外,红色文艺作品还贡献了一大批诸如朱开山(《闯关东》)、陈寿亭(《大染坊》)、宋运辉(《大江大河》)、马得福(《山海情》)等不同时代的英雄,这些形象同样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引领和激励。

  这种英雄的书写延展到了2020年的战“疫”文艺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傅道彬认为,战“疫”文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精神基础上的英雄主义精神。许多文艺作品歌颂了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英雄群体,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慷慨前行,奔赴疫区,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精神跨越。一些作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让人从朴素和平凡中看到非凡的壮举。

  傅道彬谈到,革命英雄主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曾经历理论探索的曲折。其明显的特征是把英雄塑造当成了“造神”:一些作品放弃了典型的个别化要求,忽略了英雄人物作为普通人的真实生命,致使英雄形象走向虚假和僵化。过度地拔高英雄境界,不仅使得英雄的形象脸谱化,也忽略了普通人的描写,人民大众只能作为英雄的陪衬,这实际上是将英雄与人民群众隔离开来。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文学是对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史诗性书写。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文学的英雄性应该从人民性出发,显示鲜明的个性,闪耀人性的光辉,具有历史反思精神,体现崇高的审美追求。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经验值得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学习”

  “诞生于1964年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当代舞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上演的当年和次年,就被阿尔巴尼亚地拉那歌舞剧团和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引入排演。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它登上了包括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在内的世界顶级舞台,50余年间,它在国内外上演了4000多场。今年,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目,中央芭蕾舞团再次把这部舞剧搬上舞台。首场演出在天桥剧场,三层楼座爆满……

  “《红色娘子军》在古典芭蕾风格性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和综合性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舞蹈和身体语汇,并围绕人物和剧情发展创新,融合出了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展示的新颖优美的舞姿、造型、舞步、舞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茅慧回顾了这部舞剧的创作过程:国家文艺顶层设计者的高瞻远瞩;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三位编导纯正精湛的专业修养、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他们志同道合的美学追求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主创团队深入生活的创作态度等等是这部剧成为经典的原因。

  茅慧认为,半个多世纪前《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者们强烈的民族意识、果敢的创新精神、开阔的胸襟以及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值得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学习。

  ●“在革命历史的沟壑之间,努力寻找红土地上的文化密码”

  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文艺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而江西的文艺家们也一直执著于红色题材的挖掘,从这片神奇的土地寻找创作灵感,描画革命历史风云。

  最具代表性的是赣南采茶歌舞剧“红色三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以及正在创排的《一个人的长征》。赣南的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用古老的采茶艺术来传唱红色的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认为,这些作品在红色叙事中,找到了人性的特质、找到了诗性表达。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腊生关注到江西作家们迂回于革命历史的沟壑之间,努力寻找红土地上的文化密码的创作,《红翻天》《红罪》《井冈山往事》等大量作品将红色精神与厚重的红土地相结合,依托本土的地域文化民风习俗,在日常生活叙事中抵达红色文化的本质,同时在红色精神的表现中,注重人性的真实性与丰富性。

  新世纪以来,江西作家的红色文艺创作更多地着眼于现实,他们将扶贫攻坚的现实与红色历史作为互文结构加以继承,将红色精神融入当下,体现了文学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自觉融合。

  ●“要建构起共情共鸣共振,建构起‘共同体美学’”

  专家们围绕红色文艺特别是红色文艺经典的美学特征、创作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还结合新时代红色文艺创作如何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建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提出,红色影视剧创作必须“守正创新,通变集成”,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各种各样没有底线的“戏说”,反对没有节操“娱乐至上”;要着力塑造出有生活质感、历史质感,富有内涵,富有个性,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要摒弃“公式化”“概念化”“灌输式”的方式,在思想、感情层面实现个人的“小我”和国家“大我”有机的结合,在叙事和表述层面实现“红色叙事”与个人化叙事的有机结合;要坚持现实主义的路线和底色。饶曙光认为,“不搞现实主义,就会脱离群众”;要吸收方方面面的成果和智慧转化为一种艺术创造力,最终通过守正创新、通变集成使得红色影视剧的表现、呈现更“年轻态”,从而吸引年轻观众,并且建构起共情共鸣共振,建构起“共同体美学”。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洪华提出,红色文艺的创作过程中,在彰显人文关怀时,不能迷失历史理性;注重平民色彩时,不能消解英雄品质;追求历史深度时,不能放弃时代高度。

  董耀鹏提出,在今后的红色文艺创作中,要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各种红色文艺资源,着力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大对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切实强化对优秀红色文艺作品的研究评论和传播推介,努力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红色文艺经典,充分发挥文艺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独特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综述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安居
   第12版:体育
让红色文艺经典绽放时代的光芒
于觉醒中寻路
讲好江西红色故事的三种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