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生,你是我的本草纲目

  □ 曾雅娴

  《本草纲目》说,菊,又名更生。

  更生,更生,更还又生,有千百转的唱腔,像是一个前朝记忆里就熟悉的名字,缠缠切切伴我多年。

  花木更生,年复一年,四季流转。

  年年秋冬,此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份声势浩大的冲天香阵,邂逅的是与山水风霜相逢的凛冽。

  每望杯盏中的那朵朵金丝皇菊,捧在手心是风送暗香暖,喝进嘴里,这普通又清澈的茶,带着沸水的欢腾倒像是一个绵长的吻了。

  在江南秋后最多的就是菊花了。婺源的皇菊分得极为细致,山头不同大小不同,等级口感也不同。菊遇水则活,是好生长的,形如手掌大小的绣球,色如黄金,令人赏心悦目。每到这个季节晒菊赏之,菊花入茶,也是一年中江南人家老老小小都会参加的重头戏。

  若是大金丝菊,一朵就足够,一丝一丝的花瓣在杯子里,倒上刚煮好的热水,这菊就在杯子里怒放起来,加一块老冰糖,再扔几颗枸杞决明子,杯子里点点轻响,环佩琳琅。要是刚刚好心火旺,或是吃了火锅,这份并不名贵的茶水更是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若是毫菊,形态会比金丝菊小一些,花瓣层层叠叠有一种娇憨的美,一次抓五朵六朵随意,反正菊花茶是口粮茶,满杯都是花并不昂贵,却也是一种日子的丰盈。

  我平生第一次采菊花做茶,是六年前,机缘巧合参与了婺源的菊花节。那漫山遍野的蜜色柔荑,在阳光下金灿灿蓬松松。随手抓一把闻一闻,都是属于人间烟火的香气。

  田野里,也还会有并未采摘的菊,依旧开得丰泽饱满,一簇一簇,沉甸甸低过阡陌,微雨里金色花瓣散落在地上,疏落成画,却是薄的,淡的,并没有气势汹汹的张扬。

  曾经在一家茶馆外面看到一只巨大的茶碾,起初还以为是药碾。旁边工作人员介绍是用来碾菊花粉末的。《本草纲目》里的更生啊,挫骨扬灰才知其味,原来是药,也是茶。

  菊。更生。

  两个名字,一味茶药。

  中药店里面半旧百子柜。从忍冬黄菊到更生芒硝车前子。各有各的来处和去路。

  早些年还会在一屋药香里骄矜。会握笔写下:一种清芬胜麝檀。

  如今独自在异地书房慢慢听曲喝茶。

  偶尔在旧书里翻检着喜欢的篇章。如同在清晨的菜摊上挑出爱吃的萝卜番茄。路过玻璃会看自己影子轮廓,然后是深远背景,裙裾散在风中。这一个人的村落,时光停止,花事却浩大,鱼笺雁书,你若问起,过往和以后,自会收到朗月清风送问候。

  不远处霓虹闪烁。与我无关。

  想来白纸黑字,还是这世上最令人踏实的一件事。

  如果给菊一个寓意,菊的寓意应该是“聚”吧?

  风声雨声里,看岁月如梭,迟早把看花人都变成迟缓步伐佝偻腰背,但屋子里边灯火明黄,碗碟竹筷敲敲打打,有人在厨房,烧水洗米摘菜,餐桌摆着菊花茶,满的水杯,随意地披一件素色棉袍;一切回到迟钝和满足的柔软姿态,这聚是刚刚好。但总没有那么多刚刚好。

  “更生”你便是我的本草纲目。安静自持,微苦自愈。

  沿河已是柳萌发绿意,流水又是若琴音,假如当这是“更生”,那就是了。

  二十四桥栏永固,听闻松花依然酿酒,假如当这是“更生”,那就是了。

  万象又更新。那些回不去家乡的人,成千上万的普通汇集在一起,粗茶饭菊入茶,竟也是荡气回肠的。假如当这是“更生”,那就是了。

  渐行渐远渐无书。

  更定更近更还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樟树林的梦想
被远方唤醒的幸福
上犹组章
更生,你是我的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