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溪川“夜宴”

4月9日,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陶瓷夜市,游客在选购创意产品。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吴 强 本报记者 余红举

  认识景德镇,从城市大门——高速公路收费站开始。瓷都景德镇有东南西北四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近几年经过改扩建,成了富有瓷都文化特色的城市大门。游客称赞道,看到“大门”,不用看站名,就知道到了景德镇。

  4月8日下午,记者沿着景婺黄高速公路进入景德镇东收费站,只见白墙黛瓦,极具徽派建筑设计风格;道路两旁种植了观赏性乔灌木,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草坪;阶梯状黄土斜坡因势利导打造成了一片展现瓷都景德镇和诗画浮梁的标志性山体景观,极大地提升了景德镇东大门的整体形象。

  来到景德镇,陶溪川是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4月9日,夜幕还未降临,陶溪川百米长街热闹起来,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在街道两旁支起整齐划一的雨棚,一米见方的展台便成为他们展示创意的平台。

  “在这里,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赖媛学的是陶瓷工艺美术专业,从江西陶瓷美术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她没有离开求学之地景德镇,在大三实习期间,就来到陶溪川做起了创意集市摊主,“陶溪川非常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自主创业。”

  在赖媛摊位上,传统门神形象经过她的二次创作变身卡通人物绘制在瓷盘上,这类以古代神话故事为题材的陶瓷绘画作品,注入了时尚潮流的元素,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驻足选购。

  白天埋头在工作室里绘画创作,晚上就带着新鲜出炉的陶瓷成品在集市出摊,这样的创业状态,赖媛坚持了两年多,她说:“我已经申请到邑空间的店铺,下一步准备长期留在景德镇发展。”

  在景德镇,像赖媛这样的“景漂”青年还有很多,每逢周五、周六,他们聚集到陶溪川的创意集市,展示销售陶瓷、手工皮具、布艺制品等文创产品。

  “从原来的50个摊位发展到如今700个摊位,很多人从集市的摊主一步步成长为邑空间商城的店主,陶溪川如今汇聚了1.7万名‘景漂’青年在这里追逐梦想。”陶溪川邑空间负责人刘玉坤告诉记者,创意集市于2016年启动,将夜经济与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旅游相融合,打造出了以陶瓷文化创意为主基调的夜游场景,在为“景漂”青年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还丰富了千年瓷都的夜间经济、夜间文化、夜间生活。

  “过去来景德镇,我们光顾的无非是古窑、雕塑街;现在陶溪川让人感受到瓷文化的青春活力。”来自上海的李先生此次与朋友自驾来到景德镇,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陶溪川的夜市,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创陶瓷。

  越来越多像李先生一样的游客,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像赖媛一样的“景漂”青年,仿佛与游客在陶溪川完成了一次陶瓷文化的传递,共同享受陶溪川的“夜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畅行
   第12版:体育
我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
江西与上海在沪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
列车“流动展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
陶溪川“夜宴”
东山村“公德贷”贷出振兴路
“先行官”必须先行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江西移交第五批信访件
报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