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服务者多点善意

  陈 璋

  近日,深圳一名快车司机开了近40公里到达指定地点接客,但女乘客不仅迟到了17分钟,还认为司机没有主动帮其搬行李,服务不好,取消了订单。无独有偶,一名外卖小哥面对顾客提出的顺便捎带快递上楼的要求,因为时间不够就没答应,随后被顾客取消订单。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服务行业基本宗旨。然而,少数人在面对服务人员时,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理解和尊重逐渐减少,语言和行为也变得漠然。

  回到上述两起争执。快车纠纷中,女乘客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迟到17分钟,首先就是一种不尊重。认为司机一定要主动为其搬行李,也是一种主观上的强加。事实上,司机表示如果乘客提出,自己乐意帮忙,但不能觉得自己不主动就贬低服务、取消订单。

  外卖纠纷中,双方履约内容并无“顺便捎带”这一要求,更何况高峰期送餐时间紧迫,如果每名顾客都提出“捎带”的要求,外卖小哥恐怕不仅业务量要受影响,还可能因为拖延遭到其他顾客的投诉。

  近年来,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也许有人认为,自己付费成为“上帝”后,就拥有了“差评”“取消”等权力。服务者为了获得自己的好评,就应该无理由地遵从,甚至主动提供额外服务,否则就会被视为服务不周,进而滥用投诉。

  行业不分高低,服务不分贵贱。笔者认为,当我们享受着服务时,并不意味着我们高人一等,可任意指责、差遣人家。开快车、送外卖同样需要被尊重和理解,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方便和美好。我们与他们,不论何时,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保持礼貌”是服务人员要做的,“给予尊重”也是被服务人的基本素养。

  当你约好快车时,早一分钟出门,让司机少一些停车的烦恼;当你订好外卖时,少一分急躁,开门时对小哥说一声“辛苦了”。微小的举措,便是最大的善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乡村振兴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合力纾解省城停车难
给服务者多点善意
义诊服务 走进涉水工程工地
天气晴朗 已对小区全面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