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老兵爷爷讲党史故事”系列策划

以身殉志捍信仰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被捕。
为了劝降方志敏,国民党一方面改善他的生活,另一方面物色一批党政军要员,网罗方志敏的几个同乡同学,轮流探监,假献殷勤,充当说客,但都被方志敏义正词严冷脸拒绝。
一天,狱中一个名叫“永一”的人主动接近方志敏,他便是国民党元老胡逸民。经过几次接触,胡逸民觉得方志敏是个了不起的共产党人,于是放弃了劝降的念头,并帮他将文稿传送出去。
除了胡逸民,被方志敏感召的还有看守所的文书高家骏。1935年7月,高家骏将文稿从狱中带出。
4月2日,九江市双峰小学学生给廖斌晟展示自己手绘的党史画报。

  核心提示

  1964年11月9日,毛泽东挥毫写就“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刻在南昌方志敏烈士墓前。在评点《新唐书·徐有功传》时,他又评价方志敏“以身殉志,不亦伟乎”。4月2日下午,由江西日报社、新余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新余市渝水区委宣传部、渝水区退伍军人事务局承办的“听老兵爷爷讲党史故事”系列活动,走进了九江市双峰小学。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1934年11月初,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方志敏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

  “方志敏被俘后,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敌人严密监视。人们不禁好奇,近14万字的文稿是如何传出来的?”4月2日下午,在九江市双峰小学阶梯教室内,退伍老兵廖斌晟从方志敏被捕经过说起,向同学们讲述了方志敏手稿“越狱”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方志敏身边围了好几个人,他们都是国民党派来劝降的说客,但方志敏态度坚决,冷脸拒绝了。”廖斌晟结合漫画,声情并茂地说,“一天,狱中一个名叫‘永一’的人主动接近方志敏,他便是国民党元老胡逸民。经过几次接触,胡逸民觉得方志敏是个了不起的共产党人,于是放弃了劝降的念头,决定帮他将文稿传送出去。除了胡逸民,被方志敏感召的还有看守所的文书高家骏。1935年7月,高家骏将文稿从狱中带出,后几经辗转,方志敏狱中手稿成功‘越狱’。”

  宣讲过程中,方志敏烈士之女、今年89岁高龄的方梅女士,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她的出现令同学们惊喜不已。方梅勉励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

  宣讲结束后,廖斌晟和同学们来到一墙之隔的九江市同文中学(原九江南伟烈学校),向矗立在这里的方志敏塑像敬献鲜花。他感慨道:“我是听着方志敏的故事长大的,一直以先烈们为榜样。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把革命的红色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九江市双峰小学三(1)班学生陈安琪说:“方志敏烈士是一位有着赤诚爱国之心的中国人,实现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九江市同文中学,是方志敏曾经学习、生活、战斗的地方。九江市同文中学校友联谊总会会长、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新发说,青年时期的方志敏人缘很好,成绩优秀,喜欢足球运动。“方志敏一到学校,就把本校和其他学校的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他还吸收—批思想进步、有社会活动能力的青年,参加江西进步团体改造社,组织社员为江西革命刊物《新江西》撰稿,使先进的思想更为广泛地传播,引导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从1921年9月到1922年7月,虽然方志敏在九江南伟烈学校只待了短短十个月,但在这里,他由一个自发的爱国青年成长为自觉的共产主义者。1922年8月,方志敏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又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真正的职业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3月31日,在南昌市西湖区的家中,方梅向记者讲述了方志敏学生时代的故事。“他经常在同学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社会主义’。他一出现,同学们就会说‘社会主义’来了。”方梅还告诉记者,方志敏酷爱英语,能够借助《英汉字典》,阅读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在狱中他用英语与狱友对话,使得狱警看守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熟练的英语成为他与敌人斗争的武器。

  “在各种战场,在光明和黑暗中,他们在流血,为可爱的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牺牲时很壮烈,天都为之而感动哭泣……”方梅在新书手稿里这样写道。她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他梦想中最可爱的“母亲”,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14亿人民的努力“装扮”下,正变得更加美丽夺目。

  宣讲当天,方志敏烈士曾孙女方铭璐在北京通过江西新闻客户端观看了直播。她告诉记者,太爷爷是一名信仰崇高、清廉干净的共产党员,他在狱中所写的《可爱的中国》等遗作是最宝贵的传家宝,激励着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勇敢前行。2016年4月29日,这是一个方铭璐难以忘怀的日子。当天下午,她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入党的场景很平静,但我的内心却很激动,想象着太爷爷25岁入党时的澎湃心情,我仿佛穿越时空和他有了一种呼应。”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宣讲现场,方梅、方铭璐朗诵的《可爱的中国》和孩子们现场朗诵的声音交汇在一起,诵声朗朗,激情飞扬,让人动容。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江西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扫描二维码、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新闻客户端,即可在网上和手机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策划:罗德斌 张 雪 文字:本报记者 杨 莹 摄影:本报记者 杨 莹 吴福清 实习生 焦亮辉 摄像:吴福清 蔡铖歌 实习生 焦亮辉 漫画:曹 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听老兵爷爷讲党史故事”系列策划~~~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体育
以身殉志捍信仰
一个农业大县的别样“春耕图”
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