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宏 本报记者 洪怀峰
7月5日,远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刘正梦,接到一个来自资溪县纪委监委相关人员的暖心电话,称她父亲那笔4.6万余元的伤残赔偿金到账了。
刘正梦记得,5年前,父亲在资溪县一家矿企务工,作业时不慎炸伤右眼致七级伤残,涉事矿企赔偿7万元后,迟迟未按协议支付剩余款项。因该矿企已关闭破产,导致赔偿金无法执行到位。为了拿到赔偿的余款,刘正梦和父亲几年来往返贵州、江西两地,花费不少,原本贫困的家庭为此更加艰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资溪县纪委监委紧盯民生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该县纪委监委驻县法院纪检监察组在了解到刘正梦家的赔偿金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后,考虑到当事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情况,便与远在贵州的刘正梦进行网络沟通,主动搭建起矿企法人代表、当事人刘正梦的父亲刘志权、法院强制执行部门等多方协商平台。面对法院执行难的实际问题,驻县法院纪检监察组多次与双方沟通,不断做责任方的思想工作,与县法院执行局共同研究执行方案。经过10多轮的沟通协调,7月3日,刘志权终于拿到5年未执行到位的46006元余款。
“拖欠5年的赔偿金终于拿回来了,真高兴啊!”刘正梦开心地说,没有资溪县纪委监委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父亲的赔偿金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要回来。
刘正梦一家难题的解决,恰恰是资溪县纪委监委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的生动体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60余名党员、干部或主动接待来访群众,或抽出周末时间陪伴社区空巢老人,或下到田间地头搭把手。他们进村入户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决难题72个,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