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珊珊
宽敞平整的柏油路纵横交错,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一字排开……眼前的剑霞村,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画卷。
这个位于南昌县向塘镇的村庄,如今已先后揽下“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块国字号招牌,从“后进村”逆袭为“先进村”。问起原因,村民们都说,上一任村党总支书记刘伟平功不可没。
已经履新向塘镇党群工作部部长的刘伟平,是土生土长的剑霞人。他说:“我从不后悔在剑霞奋斗的8年,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在党旗下许下的诺言。”
刘伟平本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生意人,把一家品牌餐饮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2012年,38岁的他怀揣着“要富大家一起富”的想法,毅然回到家乡,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一干就是8年。
刘伟平上任的第一天,便询问村民最需要解决什么。大家都说要重建小学,孩子在危房里读书太危险。
剑霞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相国故里”,但10年前,村里唯一的小学是危房,主要出行道路坑洼,集贸市场设施陈旧,村里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村小学一定要重建,集贸市场必须要整改,路更要修起来,一定要让村民们感受到变化!”为了实现这一承诺,从未做过基层工作的刘伟平,一头扎进村子里。找资金、跑政策,不到一年时间,一个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新校舍就建起来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校舍重建后,刘伟平又马不停蹄,修路、改造水利、整治村貌,他还组建了村民理事会,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
昔日落后的村庄,变得人心齐、干劲足。“现在我们剑霞人走出去更有面子了!” 72岁的村民刘茂桂笑着说。
“只有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才会信任你。”这是刘伟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身为向塘镇党群工作部部长的他,除了关心群众的诉求,还更注重基层党建。为解决由于党员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务工或农活忙等原因导致的党员召集不齐、党小组会到会率低的问题,向塘镇党委探索出521党小组活力工程,即五个一(一户人家、一面党旗、一壶开水、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两个好(党小组会要开好、党员活动要搞好)和一个目标(党爱民、民拥党、手牵手、共致富),把党小组会开到党员家里,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党建工作变得更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