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做优做大、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善……近年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资源和人才优势,聚焦产业、教育、人才、公益和互联网精准帮扶,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制定了一系列帮扶计划。优选6批次15名高素质年轻干部扎根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江下村开展帮扶工作,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申请项目资金上千万元,小村庄有了大变化。
强化驻村管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该校党委注重“精干+优化”,配强驻村队伍。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实绩能力,通过个人自荐、党支部推选、组织部审核和党委集体讨论的程序,将“机关党员领导+基层年轻党员”相搭配,“舍得放人、敢于用人”,把政治强、素质高、肯吃苦、勇担当、作风实和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将驻村、帮扶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增加,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经费、驻村专项工作经费,以及工作队员村内交通和伙食补助等各项相关经费,坚持“应给尽给”,设立专项资金绿色通道。学校多渠道、线上线下利用“主题党日”“道德讲堂”“一线思政课堂”等宣传帮扶先进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宣传片《江下村脱贫》获“中国梦·脱贫攻坚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在各类评优表彰中注重向扶贫干部倾斜,1名驻村第一书记获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严抓工作纪律,常态工作督查。形成了校纪委监督管理干部、校督查室(办公室)督促工作落实、审计处严把经费使用、察平时和年底考核相结合的良好工作督查机制。确保各期驻村工作队纪律严、作风实、有成效。截至目前,共计结对帮扶1300余人次,帮助解决民生实事200余件,捐衣捐物捐药捐书50余万元,帮助村民实现微心愿200余人次,资助困难群众30余万元。
发挥专业优势,连心服务突出特色。该校主动发挥地方中医药类院校的人才和医疗资源优势,把送诊、送药、治未病和中医药类人才培养作为特色项目来抓。针对江下村开展了相关义诊活动达20余次,投入5万元帮扶资金建立了江下村热敏灸体验室,组织了3批次热敏灸诊疗培训,在村卫生室挂牌学校附属医院分院。做到了次次义诊有学校的省级、市级名中医参与,村民人人求诊有热心服务、细致诊疗。在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主动请战,参与防控值班、要道严守、人员排查。学校还组织医务工作者、药学专业教师自制价值约15余万的香囊和“建昌帮”中药茶饮免费发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夯实基层党建,催生发展新活力。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该校把培育做优产业作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量提质江下村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专家把脉问诊、听取村民意见,拟定江下村“飞天凤”养殖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产业做优增资拓岗、村民参与扩大规模的共赢模式,截至今年6月底,“飞天凤”养殖已产生收入40余万元,村光伏产业发电已产生收入50余万元,贫困户增收2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帮扶前的零元达到20余万元。学校搭好“桥梁”、工作队员当好“配送”,常态化吸引教职工购买村里困难群众的农副产品,部分教职工已和农户进行长期对接。学校利用附属医院热敏灸培训基地举办了临川区嵩湖乡江下村热敏灸健康扶贫技术培训班,来自江下村11户脱贫户家庭参加培训。多渠道协助帮扶户子女大中专志愿填报和升学,多举措助推脱贫户子女外出务工,多途径联系派送劳动力参加区、乡举办的电子商务、家政技能培训30余人次,帮助脱贫户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就业,实现“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型。
(张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