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凡
日前,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个进入国赛项目全部夺金,实现“互联网+”大赛多项零的突破,这是对该院多年来持之以恒重视教学工作最好的肯定。
斩获4金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入大赛总决赛即斩获4金,并创造了首次夺得“国金”、首次进国赛项目全部夺金、首次进入三强排位赛、首次获单项奖的历史。
该院参赛项目“复方黄连油——首款速效无疤愈合油”(本科生创意组)、“欧姆威克,‘胃’你守护——开启幽门螺杆菌免疫新时代”(本科生创意组)、“荧光微视——引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新变革”(本科生创意组)、“防治呼吸道病毒病性感染的中药新良方——柴胡清瘟方”(研究生创意组)一路披荆斩棘,在总决赛中全部获得金奖。其中,“欧姆威克”“荧光微视”以小组赛第一名进入三强排位赛,分别获得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第三名和第四名,并获得“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两个单项奖。
本届大赛上,该院以四个“国金”在南昌大学获金奖数量中位居榜首,创造了该院首次获得“国金”、首次进入三强排位赛、首次获单项奖的历史最好成绩。
始于创新
“能够获得好成绩,离不开医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还有全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参赛师生不分昼夜探索和打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邱嘉旋表示,学生、教师,医院、学校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夺金也体现出医院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邱嘉旋说,比赛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关键是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要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根本目的就是促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及大学生就业。
“现在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从知识灌输式、单纯科研型转变成科技创造性、实用性方向发展。”邱嘉旋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被彻底消灭的疾病种类并不多,相反,疾病是“越看越多”,这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及现代医学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有直接关系。于是,医学院在培养医学人才时,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胜任能力”,即解决现有疾病治疗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即针对一些疑难病、罕见病或者目前还无法治愈的疾病,必须要有创新思维,攻克各项技术难关。
百年树人
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不可缺少的。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打造了全省最大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百余人,硕士生导师近500人;有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省级一流专业麻醉医学、影像医学、康复医学等。
尤其重要的是,该院获批国家平台——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全国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并初步建成投入使用,中心拥有6000平方米的教学训练场地和32个OSCE考站,具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学员的培训与考核,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
近年来,该院教学工作硕果累累,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赛冠军(蝉联),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第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