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春讯 (记者邹海斌)12月20日,记者从宜春市科学院获悉,该院科研人员在明月山发现了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新种——明月山野豌豆。日前,该成果由宜春市科学院肖智勇、李晓春、曾传圣等人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发布。
2019年5月,宜春市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肖智勇等人在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某溪谷实地调查中,发现了一种多年生的野豌豆属植物,经过形态观察,初步判定不同于现有物种。肖智勇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李晓春等人多次深入明月山,采集了不同时期的植物标本,完整观测了野豌豆生命周期。
李晓春博士等人基于实地对比标本,查阅《中国植物志》等文献,鉴定其为植物新种,命名为明月山野豌豆。2021年12月,该成果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发布。
据悉,明月山野豌豆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形态上与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太白野豌豆、二色野豌豆较为接近,但托叶形状、小苞片形状和花冠颜色有所不同。明月山野豌豆全株无毛,花萼片缺裂,具备小苞片,荚果长圆形具种子4—6粒。
李晓春博士表示,明月山野豌豆与太白野豌豆、二色野豌豆相隔千里,是否有亲缘关系,有待基因测序比对研究。从生活习性上看,明月山野豌豆与牯岭野豌豆最为接近。不同的是,牯岭野豌豆无卷须,花呈紫色;明月山野豌豆有卷须,花呈淡黄色。
目前,明月山野豌豆仅见于宜春市明月山地区,位于毛竹林边缘和河流边缘,分布在海拔300—650米的山川溪谷,植株长约1.8米,每年五至六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落叶。据宜春市科学院科研团队介绍,目前发现的明月山野豌豆不足200株,且自然生境极易被破坏,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规定,可暂定为极度濒危物种,亟须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