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志刚
月上柳梢头,花市灯如昼。2月15日,冬奥会邂逅中国元宵节,冬奥村里喜气洋洋,无论是甜元宵还是咸汤圆,都令远道而来的五洲宾朋被美味圈粉。
今年的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但对于中国奥运代表队来说,这一天,无疑是圆满而甜蜜的。
一股强劲的青春风暴,把中国单届冬奥会最多5枚金牌的“历史”甩在身后。此间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收获“史上最多”的金牌,而在于收获了一批积极、阳光、时尚、自信的青葱少年,他们身上的特质,将成为中国新新一代追逐的目标。
青春特质,不是你多么成功,而是你善于秀出自我。
荣格,19岁。
2月14日的女子单板滑雪大跳台资格赛中,她因太过兴奋而没能控制好速度,一个跟头翻出了围栏。
这是她的第一届奥运会,难免紧张。
15日的决赛第一跳,她失误了!一片惋惜声,她为自己打气,再次挑战。这一次,荣格滑得更快也飞得更高,动作完整,落地轻盈,挑战成功!“我当时想,反正已经进了决赛,我既然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就想让世界看到,中国运动员也能做到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她说。
青春特质,不是你有多少泪水,而是你有几分勇气。
朱易,19岁。
元宵之夜,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中,朱易克服重重心理障碍,翩然起舞,流畅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
她终于露出了笑容。仅仅几天之前,她还在为团体赛中的连续失误以泪洗面。能够在如此重压下重新上场并完赛,难能可贵。
突破内心的藩篱,挑战自我的极限。去尝试,去恣意挥洒,享受腾空的每一个瞬间。对于一个19岁的少女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令人艳羡。
青春特质,不是你接受遗憾,而是你勇于战斗。
苏翊鸣,17岁。
几天前,他因裁判误判屈居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亚军,少年却表现得十分大度。
和中国单板滑雪牵扯最多的一个词,似乎就是“遗憾”。
在男子大跳台决赛中,苏翊鸣以非凡的天赋和心理素质,征服了裁判和观众,拿下金牌,实现中国单板滑雪最有力的一次突破。
苏翊鸣弥补了前辈张义威、刘佳宇、蔡雪桐的遗憾,“对我来说,就是尽量把我最大的潜力发掘出来,期望能为单板滑雪、能为我的祖国做出自己最大的一份贡献。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们带着爱,与单板滑雪一起进步,这就是我的目标。”
青春特质,不是你多么苦难,而是你敢于快乐。
谷爱凌,18岁。
15日,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夺得银牌,这是她的第2枚奖牌。
作为运动员,在伤痛与荣誉并重的竞技体育行业里,谷爱凌打破的,是传统的苦难叙事。对滑雪运动的热爱,驱动着她不断挑战。
谷爱凌身上没有一丁点要榨干自己、孤注一掷的苦情感,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求胜欲。她的随意,她的自然,她的时尚,她的勇敢,还有她享受比赛,享受快乐,享受自由的我行我素,都是年轻人的榜样。
拥有了年轻人,就拥有了时间,更拥有了未来。
前方,是更为宏大的目标和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