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居民守好“菜篮子”

翠苑路农贸市场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本报记者 徐黎明摄

  本报记者 徐黎明

  开栏语

  3月中旬,我省多个地方突发疫情,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彻底打乱。幸运的是,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较短时间内实现南昌市、瑞昌市社会面基本“清零”。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成为当前我省的主要任务。 

  面对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遭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以及生产流通受阻的农户和商户,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主动出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的就业平台,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让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畅通无阻,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道路上冲锋向前。为此,本报开辟“稳保有力护民生”专栏,倾听和传递群众的困难和声音,关注和报道各地的经验和做法,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3月29日,天刚破晓。与新建区一路之隔的南昌市红谷滩区翠苑路农贸市场灯火通明,商户们忙着摆放新鲜蔬菜、肉类、水产品。连续10多天没有回家的市场管理员蔡云凤在市场内来回巡查,这段时间,她和同事既要负责所在市场的“菜篮子”不受疫情影响,又必须严防疫情扩散和传播。面对双重压力,他们没有退缩,冲到一线尽职担当。

  “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各位进入农贸市场的市民,自觉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在翠苑路农贸市场1号门大门口,蔡云凤和同事一丝不苟地对每位进入市场的市民进行测温,查验相关信息。

  3月24日,南昌市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沁园农贸市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暂时关闭。这样一来,保供压力骤然转到相隔500米的翠苑路农贸市场。翠苑路农贸市场毛经理告诉记者,市场原本有10多名工作人员,由于大多数住在新建区,按照规定不能跨区到市场上班。如此一来,该市场工作人员骤减至4人,其中一人还是市场守夜人。

  “我们迅速封堵了市场的两个门,只留一个门进出,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在门口防控疫情,另外一人负责巡查市场。”蔡云凤就是负责巡查的,她每天要做的事情是“保障供应、稳定物价、防控疫情、维护秩序”,忙得团团转。

  毛经理介绍,为应对可能的突发问题,市场专门购置了口罩、消毒液和酒精。对商户每天进的蔬菜、肉类、水产品来源进行台账登记,并检查手续是否合法,每日还安排两次消杀。

  走进翠苑路农贸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宽敞、明亮、整洁。摊位前,果蔬、水产品、畜禽肉、粮油、水发产品、调味品、豆制品等一应俱全,商品丰富。

  “市场环境好、防疫措施严格到位,在这买菜我们也放心。”附近的居民熊善池说。

  保供应就是保民生,稳物价就是稳民心。翠苑路农贸市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抗疫情、保民生、稳供应,确保了卫东街道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生活物资不断档、不脱销,有效有序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市民“菜篮子”储备充足,价格稳定。疫情发生以来,该市场始终处于开门营业状态,确保蔬菜、肉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菜品很丰富,价格也合理,跟平时区别不大。”家住阳光枫情小区的刘先生说,小区被列为管控区后,每两天只能安排1人出去购买物资。刚开始,居民担心物资紧缺价格会大涨,来到农贸市场才发现担心都是多余。

  “巡查时,我们会配合物价、市场监管部门,向商户宣传疫情期间规范价格的行为,提醒经营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商品供应,不得有串通涨价或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蔡云凤说,她们会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了解商户进货量、进货渠道等市场信息,从源头上杜绝市场抢购、脱销断档等异常情况发生。

  “当前蔬菜的价格比较平稳,波动不是很大。”蔡云凤建议市民不用大量囤货,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即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红谷滩观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专题·公益广告
党报帮你办
为居民守好“菜篮子”
争做文明绿色祭扫的参与者
成立督查组 全力保春耕
为毕业生“云端”送岗
“和事佬”来调解 就地化纠纷
为企业复工精准服务
赣粤警方接力 兄弟终团圆
为农产品多方拓宽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