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赣州经开区:进位赶超 再获佳绩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重磅发布《江西省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全省开发区2021年度争先创优综合考评有关情况的通报》,赣州经开区的成绩单更加亮眼,以总分87.87分,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二名,比去年排名前移1位,在全省1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一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获评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先进单位,并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2021年,是赣州经开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1年,赣州经开区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160亿元,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园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54%,整车产销达1.8万辆,是上一年的2倍;电子信息企业20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4家,实现营收增长60.55%,形成了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半导体材料及封测等重点产业集群,获评全省四星级产业集群。

  园区企业枝繁叶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7家,总数达290家。诞生了同兴达科技等4家百亿企业,全区“百亿方阵”更加壮大。此外,立德电子营收超70亿元;金力永磁营收超40亿元,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工厂;宝明显示建成世界单体最大的减薄工厂;培育营收超10亿元企业22家,净增6家。

  科技创新成果显现。赣州经开区科技创新专项排名全省第二名,当年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数和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数25个,稳居全省前列;当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PCT 专利申请量均位居全市第一。特别是,培育了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分别占全市的 1/3、1/5、1/4;培育了3家独角兽企业、11家瞪羚企业,总数占全市40%。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成果转化基地,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合作共建“科创飞地”。

  招大引强再创佳绩。赣州经开区引进三类500强企业7家;创新实施“四个一”招商机制,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在金融、产业政策研究、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全年签约项目137个、签约资金1314.38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7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吉利、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落户赣州经开区,正在加快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赣州经开区涉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和当年新建成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及标准厂房利用率均达100%;党的建设展现新作为,全区党(工)委自身建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排名全省并列第一名。成功入选“2021中国经济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

  下一步,赣州经开区将紧扣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年年要有百亿企业,奋力挺进全国30强”和市委、市政府对赣州经开区提出的“力争到 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目标要求,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要求,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全面开启“营收突破两千亿、挺进全国三十强”新征程。(成福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综合
变“零散放贷”为“批量送贷”
修水发展全域旅游正当时
强攻二季度
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宜丰:闻“汛”而动 抢险救灾显担当
崇仁就业招工“点对点”精准对接
安义产核酸采样亭亮相南昌
日峰镇: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余: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赣州经开区:进位赶超 再获佳绩
招贤镇:强化监督 筑牢森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