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美煜
“科技创新没有禁区。”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主管李帆常说的一句话。
李帆的创新故事有很多,比如,引导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在鄱阳湖周边输电线路附近的安全区域筑巢,将候鸟变成“留鸟”。
2015年的一个夏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帆前往鄱阳湖附近一条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踏勘,看到运维人员指着杆塔上方的鸟巢唉声叹气,鸟巢上方还有一只大鸟在盘旋。经过了解,李帆才知道,鸟类在杆塔上筑巢、栖息、活动会引起输电线路跳闸。如果盲目拆除鸟巢,会伤害鸟类;如果不采取行动,输电线路会频繁跳闸,影响人民群众可靠用电。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李帆,他暗想:“难道就没有让鸟类与电网和谐共生的办法吗?不行,我得试试!”
“想法”变成“办法”,并不是那么容易。为了能够掌握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高发地区鸟类活动的真实情况,李帆经常同鸟类专家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李帆不仅收集了大量鸟种信息,还通过仿真试验获得大量研究数据。为了更加精准、有效地解决鸟类保护与电网安全之间的矛盾,李帆牵头建立了涉鸟故障数据中心,涵盖90余种主要涉鸟故障鸟种图像、音频、习性及对应的电网危害等级、特征和防治措施等信息;编写了《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防治》等3部专著,提出的电网涉鸟故障生态防治策略,填补了国内电网涉鸟故障防治的空白。
在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李帆的勇气和魄力值得称道。2017年,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变电站内存在电流互感器等多种电力设备因复合绝缘外套严重粉化、龟裂退出运行的问题。这些复合绝缘外套由液体硅橡胶制成,而液体硅橡胶一直受制于国外,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也较为缓慢。面对这个“卡脖子”问题,李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通过三年试验研究,李帆和同事们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硅橡胶配方,且产品各方面性能优于国外,为提升我国电工装备核心竞争力及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做科研很辛苦,但李帆乐在其中。“早年读书时,一位老院士的教诲令我至今难忘,一直激励着我。他说,虽然探索道路荆棘丛生,但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人,才能体会到那苦尽甘来的最后喜悦。我想做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