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系统思维应对极端天气

(王 楠 图)

  向贤彪

  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做到减缓与适应并重,以系统思维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

  今年夏季以来,很多国家经历了热浪的“烤验”,国内许多地方也不例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多达262个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一些气象站甚至记录下44摄氏度的高温。此次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造成一些地区的河流干涸、庄稼受旱、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相关研究预测,未来,类似高温情况可能频繁出现。对此,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做到减缓与适应并重,以系统思维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针对已经发生和未来可能成为常态的极端天气,我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人、基础设施、开放空间等都能够实现适应性的调整与改变,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科学预测预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直以来,我们对诸如洪涝灾害、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较为重视,有预判和应对措施,但面对持续大面积高温天气,预判和应对措施还显得不足。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40摄氏度至44摄氏度的罕见高温。未来天气的走势如何?持续的时间会有多长?影响的范围会有多大?我们都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相关研究表明,未来高温天气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取决于中国自身节能减排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受到全球各国碳中和成效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构建综合气候、人口、城市化、能源、产业的复杂非线性模型,并根据高温未来发展模拟的结果开展评估,科学回答极端高温天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

  要探索科学的降温方法。时下,城市人群防暑降温基本依靠空调,一些人以为,“天气太热,把空调打开,待在家里就可以了”。其实,开空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持续高温造成河流断流,影响水利发电怎么办?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应吹空调怎么办?那些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怎么办?基于这些考量,我们还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多渠道探索降温之举。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努力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热岛效应”;在城市建筑中,推广采用环保降温技术和材料,达到降温的效果;等等。特别是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现代化设计和智能化改造,上述这些措施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要加强人文关怀。近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各类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投入防暑降温行动,通过开放地下空间、开设中暑门诊、增设“城市降温站”、增发高温补贴、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清凉等举措,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了无数个安全度夏的小环境。在这一方面,未来我们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除了完善防暑降温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多清凉外,各地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和志愿者的作用,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服务,如必要的心理疏导等,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送去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要加大普及科学预防极端天气知识的力度。高温天气增加了人们中暑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热射病。对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公众传播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夏季外出活动时,出发时间尽量选择早晨,避免在中午出行;避免在高温时运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户外工作者应适当调整工作时间,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应第一时间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实施物理降温,严重的要及时拨打120;等等。如果公众都掌握了相关知识,就能更有效地应对高温天气,把对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资讯
以系统思维应对极端天气
学前教育应坚持普惠性方向
以场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党员须保持劳动人民本色
过罚相当方显公正
“时令法庭”彰显司法便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