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巍巍井冈风正劲 踔厉奋发启新程

扫码看视频

  核心提示

  从一名留学生到红色讲解员,他为何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方式为人们讲述红色故事?

  从外出闯荡到回乡带领村民致富,他如何用一根小竹子“撑”起共富大产业?

  从昔日的贫困村逆袭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村,这个村庄的精彩蝶变蕴藏着什么神奇“密码”?

  95年前,星星之火在井冈山点燃,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95年来,井冈儿女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片崭新天地。本期《江报直播室》,且看今日井冈处处焕发勃勃生机,见证广袤乡村星火再燎原的振兴图景。

  ■ 主持人:王蕴蓉

  “红色接力”故事多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画外音)“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井冈山精神,它跨越时空,代代相传。”这名流利切换中英双语向游客宣讲的讲解员叫毛浩夫,是一名“85后”青年。在不少人眼中,毛浩夫曾是“海归”“金融白领”。受到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大半辈子的爷爷毛秉华影响,2017年初,他做出了改变人生轨迹最重要的一次决定:回到家乡井冈山,成为一名双语讲解员。

  毛浩夫(双语讲解员):90多年前,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中有“海归”、名校毕业生,还有40多名黄埔军校生,这些时代精英走上井冈山,过上“红米饭、南瓜汤”的苦日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有义务把井冈山精神传承下去,让中外游客更好地读懂井冈山、了解井冈山。留学背景给我的讲解工作带来很大帮助,可以用外国人更易理解的方式增加有效沟通。同时,我发现很多外国游客对毛主席的诗词非常感兴趣,我就把与井冈山有关的诗词找了出来,与讲解相结合,增加文化上的交流。

  (画外音)在井冈山,“红色接力”的故事还有很多。革命烈士谢桂标后代、小学教师陈平梅,35年来致力于传唱井冈红谣、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一家人已为20多万名游客志愿宣讲红色故事;由井冈山小学的300余名学生组成的小红军讲解团,成为红色旅游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踊跃加入红色讲解员的队伍。

  毛浩夫:在井冈山,还有很多和我一般大的“80后”“90后”,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讲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近期,我也在研发课程,将收集到的红色资源开发成便于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情景剧等,用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讲述井冈山的“过去式”与“进行时”。爷爷一辈子都在传承井冈山精神,接过他的接力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想将这里曾经发生的温暖感人、激励人心的故事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给更多的人,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神山村人走出去感到特别自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画外音)9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5年前,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神山村,这座昔日井冈山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立足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从偏远山村到5A级乡村旅游点,发生神奇蝶变。

  金秋时节,青松翠竹掩映下的神山村愈发秀美,不少游客在村里观光游览,选购竹制品,体验打糍粑等民俗活动。

  左香云(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我做竹制品加工已有20多年,以前一个竹筒顶多卖四五元钱,没销路,交通也不便。如今的神山村名气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业不断升温,我们的竹制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卖掉,还可以通过线上售卖销往全国。与此同时,我们注册了“神山竹”商标,打造用竹筒装米酒的神山竹酒,一根竹子做笔筒一般卖60元,现在做神山竹酒可以翻倍。目前,我也在整合乡亲们的农副产品,提高产品标准化,以“有名有牌”开拓市场,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画外音)这些竹制工艺品,已成为神山村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伴手礼”。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左香云有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他带领村民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如今在神山村,8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人均年收入从脱贫前的2000多元增至2.8万元。

  神山村的变化,只是井冈山乡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今日井冈山,用新理念盘活乡村资源,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强化利益联结,让村民有了薪金、租金、股金等多元收入。

  左香云:现在的井冈山,就是一幅乡村振兴的实景图:泥巴路变为宽敞明亮的水泥路,土坯房改造成新民居,村里家家有民宿、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益,神山村人走出去感到特别自豪。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画外音)暖阳下飘着炊烟,井冈山秋色正好。10月16日清晨,曙色微茫的神山村,被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唤醒。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实况直播,聆听大会报告,交流心得体会,是神山村党员群众这天的大事。

  彭展阳(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党支部书记):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听后倍感振奋,干劲十足。十年来,我们村里发生了数不清的变化。家家有产业,户户住新房,小车滴滴响,年轻人也回到家乡创业,我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左香云: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神山村村民真切感受到了。听完报告,我对未来更有信心,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下一步,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增收有更多的渠道,致富有更广阔的门路,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彭夏英(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村民):我现在年收入早已超过10万元了,这样的日子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幸福生活,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江西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端互动视频直播栏目,扫描二维码、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新闻客户端,即可在网上和手机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 文字:王蕴蓉 本报记者 杨 莹

  ■ 摄像:史港泽 本报记者 洪子波

  ■ 摄影:史港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红谷滩观察
   第07版:抚州观察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法治 行业专刊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产经 行业专刊
   第12版:艺术 行业专刊
   第13版:民生
   第14版:财贸 行业专刊
   第15版:资讯
   第16版:要闻
巍巍井冈风正劲 踔厉奋发启新程
主题成就展:在这里找到“老南昌”
全力抗旱保灌溉
普惠担保为“小巨人”赋能
丧事简办“办”出文明新风尚
我省评出20个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
“甜蜜”产业促振兴
图片新闻
广昌以星级评定激发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