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侯艺松)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江西单元,一张承载着“老南昌”记忆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照片,令不少观众驻足。
“没想到万寿宫变化这么大!”73岁的徐奶奶站在照片前感叹道。照片里古朴、繁华的街巷,仿佛再现了豫章故郡的千年风韵。徐奶奶说,她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几年前跟儿子来到北京定居。“你看这一街一巷,的确有‘老南昌’的味道。”
繁荣千年商街,传承城市记忆。对于和徐奶奶一样的老南昌人来说,万寿宫已成为一种情怀,承载着南昌人的别样乡愁。
1600多年前,江西始建铁柱万寿宫。在晋代,万寿宫老街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齐名的江南三大宫观。2007年,万寿宫文化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万寿宫街区成为棚户区。2013年,南昌市投资20多亿元,在当年万寿宫原址一带打造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使之成为体现南昌市井民情的特色街区和城市名片。
南昌万寿宫文化街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华清说:“我们通过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记忆恢复等手段,实现街区还原,力求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将历史街区打造成融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南昌特色老街,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南昌现象级的网红打卡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新名片。自2021年10月开街以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到访游客超1000万人次,先后被评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首批省级特色文化街区,以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