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流一浪高过一浪,打开时间的维度,国企改革创新的蓬勃力量激荡出一幅幅乘风破浪、振奋人心的生动画面。江西建工,这家拥有70年光荣历史的省属重点国有企业曾经因实施“混改”,备受瞩目。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时代大潮中,江西建工继续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直面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敢破敢立,以改革再出发的姿态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如今,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江西建工“落地生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加强顶层设计 改出新形象
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是刚性任务,更是发展所需。江西建工党委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在学思践悟中明确改革方向、领会精神要义、掌握实践要求,主动对标对表,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紧扣党中央节拍。
这是一条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规定动作”结合“自选动作”的攻坚之路。江西建工严格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制定了29项任务清单,列出任务表、明确路线图。按照“总体部署、分类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专班负责”的思路,纵深推进集团改革创新。为深入推进方案的实施,江西建工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部署和推动落实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工作,协调解决实施方案遇到的问题。
上行之,下效之。江西建工坚持以上带下、上下联动,一体化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确保国企改革全集团“一盘棋”。在集团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各成员企业也纷纷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
聚焦改革重点 改出新活力
改革需要敢破敢立、敢闯敢试。江西建工瞄准改革重点难点问题,聚焦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改革重点,发力攻坚,力求取得突破。
把方向,在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江西建工坚持落实“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一以贯之”,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在实施三年行动中,集团各企业完成了“党建入章工作”,全面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切实把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集团各企业全面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程序,集团层面修订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定了《江西建工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实施办法》。
促规范,不断强化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董事会建设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难点和核心,江西建工摸清企业董事会建设和运行情况,总结查找董事会设置不合理、运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建立机构,优化队伍。目前,集团企业全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集团层面优化设置了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另一方面,建章立制,规范运行。集团层面修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规范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出台《江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的工作方案》,重点落实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等6项职权。
强保障,促进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发挥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及时修订了《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对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落实经理层日常公司治理事务等6项经营管理权,提高集团公司决策效率。同时,及时出台《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创新用人机制 改出新导向
人才是推动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在这场行动中,江西建工着力深化人才改革,创新用人机制,释放选人用人新导向。
今年2月19日,江西建工部分中层副职领导人员岗位公开竞聘演讲如期举行,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10名优秀干部走上台,展示工作成绩,角逐3个中层副职岗位。这是江西建工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的一个缩影。
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江西建工着力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江西建工轨道等四家成员企业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积极招聘和引进各类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集团干部人才队伍。
员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按照这一导向,江西建工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优者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薪酬考核,制定了《集团公司机关中层干部年度薪酬管理暂行办法》《集团公司机关中层干部以下员工年度考核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激励先进,勉励后进,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重铸管理机制 改出新面貌
深化改革就要奔着问题去,敢于涉险滩,勇啃硬骨头。江西建工直面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推陈出新,打造六大平台,让企业呈现新气象、带来新变化。
一方面,聚焦工程管理、成本核算、资金管控等关键环节,从“流程、架构、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经营、金融管理、工程核算、资产运营、信息化、集采平台等六大平台,堵塞漏洞,防控风险。截至目前,除集采平台还在筹建外,其余五大平台已基本启动运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另一方面,推动健全完善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江西建工对集团所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不完善的抓紧修订,存在缺失的重新建立。截至目前,集团已修订和建立制度近百项,真正把权力运行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风气正在快速形成。
此外,江西建工着力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以“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方式,在集团公司本部、江西建工一建和江西建工建投等3家单位开展了内控体系建设试点。
转变发展观念 改出新格局
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同时,江西建工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大力调整经营模式,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江西建工配备精兵强将,大力建设市场开发部,改变过去等项目上门、等老板上门的思维,主动出击,参与竞争,大力开展自主经营,并对全集团市场经营进行专业和区域布局,建立了全员经营的制约和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经营,舞活市场开拓的龙头。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少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意识强了。
——“好日子不是等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推,就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一个个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改革强音多了。
观念在碰撞中转变,信心在心底升腾,力量在汇聚中增强。连续9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是改革成效最好的印证。
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创新再出发。江西建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征衣未解再跨鞍”的奋进状态,奋力谱写改革新篇。在实现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高质量“交卷”的基础上,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以改革创新再出发的姿态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刘良昌/文 (图片由江西建工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