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红缨
诗人王家新的诗作《重读<卡夫卡传>》像是在卡夫卡墓碑上以诗写就的“墓志铭”。文字中蕴含着一种穿透灵魂的深刻力量,将卡夫卡一生中最核心的关键词用诗的方式提炼出来,每一行诗句都像是对《卡夫卡传》隐晦的注释,引导读者穿行在诗歌语言构成的意象符码世界中。
诗作一开始便从卡夫卡的名字切入。在捷克语和希伯来语中“卡夫卡”的含义是“穴鸟”和“寒鸦”,“穴鸟”和“寒鸦”给人一种离群索居、形单影只之感,而卡夫卡似乎生来便承担了民族的“穴鸟”“寒鸦”的命运,他“不苟言笑”“长着一副苍白的脸”,他用写作建构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秩序的世界,发出“穴鸟”“寒鸦”的“叫声”,给人们以真理的感召。
接着诗人从身份的辨认出发,更深层次推进了对卡夫卡命运深处的内在指向。“法学博士。保险公司职员。父亲不争气的儿子。”这三重身份正是社会、血缘关系所赋予卡夫卡的,学校、工作、家庭给卡夫卡的定位与卡夫卡自我定位的小说艺术家之间构成了一种身份辨认的冲突,变成牢牢困住卡夫卡内在自我的“城堡”。卡夫卡外在性格阴郁、略带病态,他的写作首先指向内在的自我,从其小说中所构建的一些人物,如土地测量员K、关在笼子里的“饥饿艺术家”存在本质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甲虫、人脸石头、乡村医生的马”这些经典的小说意象构成卡夫卡的文学世界,也成为诗人表达的重要“词根”,意象背后的深意扩大并丰富了诗歌的内部结构。卡夫卡身体孱弱,那张苍白的脸是其一贯的神态,在外人看来,卡夫卡与人总是保持着一段距离,不易接近。诗歌中一系列肢体的描写如“贴着墙走”“很少说话”“人们也不知道卡夫卡写了什么”都显示出卡夫卡内心的紧张感以及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正是因为面临着现实的“深渊”,卡夫卡需要小心谨慎地“贴着墙走”,防止堕入精神与现实的巨大“深渊”之中。卡夫卡一开始的文学创作并不为人所理解,他不愿意公开发表作品,喜欢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日记中展示出来。日记不仅满足了作家文字表达的需要,更让他感到安全和隐秘。而后诗句中出现了一次转折,“但是据说在他死前,在病榻上/当他看‘饥饿艺术家’校样时/竟长时间‘泪如雨下’……”卡夫卡的“泪如雨下”中包含着一种深刻的现实意义,一个不苟言笑、沉默的人在死亡面前,在自己的作品面前,终于可以得到自我的真实呈现——“泪如雨下”的情感释放。也正如卡夫卡本人所说,“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种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的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将卡夫卡引入生命,又将其推向死亡,那些小说作为时代的见证,被时间存留了下来并作为永恒的精神遗产传给后世。
卡夫卡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符号,构成现代人精神困境的一个隐喻。卡夫卡丰富的精神痛苦在文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无人能够继承卡夫卡的痛苦”,这份痛苦沉重且时时考验人的心灵,人们在这“痛苦”面前不得不承认自我的渺小。其实早在1990年,王家新就写下过一首诗歌《卡夫卡》,被诗人咀嚼多年的“卡夫卡的痛苦”在时间的沉淀中显得更为深刻和真诚,诗歌里的关键字眼如城堡、审判、布拉格、肺结核再次出现在了这首《重读<卡夫卡传>》中,词语在诗人反复思索中形成一种“持续的抵达”。“在黄昏或者黎明”,一位诗人被卡夫卡的痛苦震颤得笔尖发抖,沿着一条从雪中走来的路,用诗句不停地梳理着卡夫卡的精神阵地。
时间为读者准备了一个更加成熟的诗人,“卡夫卡”三个字成为多年来萦绕在王家新心中的诗歌母题。在诗的末尾,诗人以绝对否定的口吻告诉世人:“无人能够继承卡夫卡的痛苦”,“卡夫卡的痛苦”成为映照时代的一面镜子,其中潜藏着一种面对泛娱乐化社会的反抗态度,对于缺乏反思的不认同。“无人”二字显示了诗人将自我放置于被审视的中心,以一种深刻的勇气直逼近内心深处,用诗歌告诉读者,“卡夫卡的痛苦”已无人能够继承,包括诗人自己。这种自剖的态度启发着人们不断思考“卡夫卡的痛苦”对现代生活的精神指引。
王家新的诗歌写作正是沿着其生命轨迹的步步提炼,凝结成照亮世界的一束光。在自觉的、有难度的写作中,关乎切实的个体生命经验,以一种准确、直接的表达,呈现出对情感经验的多样解读,而这也是诗歌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