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百姓事 紧贴群众心

——透视上栗县“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
“贴心网格员”“群众贴心人”等与群众面对面召开“屋场贴心会”。上栗县委组织部供图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余红举

  春雨贵如油。3月17日,上栗县桐木镇洪东村迎来一场春雨,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葛家洲组的葛金德就是其中之一,他明白一个道理,用勤劳的双手种好菜地,就是对群众贴心人的最好回报。

  葛家洲组原先交通、用水不便,蔬菜销路也不畅,百余亩菜地撂荒多年。2021年,上栗县深化“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县委派到洪东村的“群众贴心人”——上栗县大数据服务中心主任易永任,牵头建成100余亩蔬菜种植大棚,水泥路和水渠也修好了。对于分包户和散户,蔬菜公司均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帮扶。葛金德受益了,村集体每年也增加了10余万元收入。村民都夸:“‘群众贴心人’真是与咱们心贴心啊!”

  2008年,上栗县因人多地少发展不足,烟花爆竹、煤矿等高危产业利润高,从业者众,但矛盾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栗县组建由县乡村三级干部、农村党员构成的“群众贴心人”队伍,下沉到乡村化解纠纷矛盾。这两年,上栗县不断创新探索,将“群众贴心人”工作制深化为“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从最初的维护和谐稳定,延伸至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格局。

  网格管理更完善

  问题得到解决,金山镇横水村的黄红艳当即在“群众贴心人”活动智慧平台,给网格员一个“五星好评”。黄红艳与邻居因茶山分界线问题发生纠纷,网格员及时介入调处,两家握手言和。此刻,黄红艳感受到“小小网格员,发挥大作用”。

  上栗县结合持续多年的“群众贴心人”工作制,近两年又优化推出“贴心网格”,每个网格配有“贴心网格员”“群众贴心人”以及信息登记员等,为群众宣讲政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上栗县“群众贴心人”工作制办公室主任彭世军介绍,他们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设立贴心网格,“贴心网格员”除处理基层信息外,还明确了基层信息及时上报这项职责。

  “屋场”是萍乡话,意思就是操场。“贴心网格员”每个月组织网格成员与村民至少召开一场“屋场贴心会”,向群众心贴心征求意见、实打实推进项目、点对点破解难题,形成工作下沉到网格、政策宣讲到网格、感情联系到网格、信息连接到网格、贴心服务到网格、难题解决到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机制。

  在“屋场贴心会”现场,几个板凳、一张方桌、几本民情日记,党员干部、“贴心网格员”与村民围坐在一块儿,替大家答疑解惑。金山镇山明村党支部书记张仁满把“屋场贴心会”这种群众工作方法,比喻为“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在金山镇山明村的“屋场贴心会”上,党员群众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提升村民就业能力、如何主动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收到建议后,金山镇党委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在毗邻园区的南华村建立一所集产业工人培训、党性教育、职业素养提升于一体的乡镇党校。如今,依托老村部改造成的金山党校,采取“园地校企”联合共建模式,围绕农村党员和产业工人,组建“一专多能”型师资,实行“一站赋能”式培养,累计开展各类培训50余场次,培训2970余人,为园区企业输送了大量产业工人,实现半数村民在家门口学习培训、上岗就业。去年以来,上栗县共召开“屋场贴心会”98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150余条,解决问题1060余个。

  精细服务更贴心

  油菜花开,洪东村的篮球场、门球场上,村民在散步休闲。桐木镇组织委员杨辉介绍,村民散步休闲的场所,两年前还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得从去年初的一场“屋场贴心会”说起。

  “洪东村常住人口59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80余人,老龄化程度较高,希望建一个老年活动场所,让全村老年人有地方锻炼身体、搞活动。”有村民提出。

  洪东村“群众贴心人”甘剑认为,修建老年活动中心虽有不少困难,但难办也要办,他们就是来与群众交心、解难题的。

  甘剑多次与县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到了项目资金支持。去年6月,投资300万余元的洪东村居家养老中心投入使用。村里的老人在门球场玩累了,花上3元钱,就能在中心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为加强对“群众贴心人”的管理,上栗县明确了县委委派、乡镇选派、村组认领、乡贤人士4种“群众贴心人”类别,动员他们回到各自出生地(或挂点联系地)所在村(社区)报到,通过平台注册、公开公示、发放亲民联系卡等方式,在村组一线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充分发挥“三情”(乡情、亲情、友情)优势,利用“三缘”(血缘、亲缘、地缘)资源,通过开展实地大走访、参加“屋场贴心会”、融入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这两年,上栗县“群众贴心人”实地走访超1100人次,收集群众诉求近1000条,被群众亲切地称作“自家人”。

  鸡冠山乡三垅村新街居民黄波家的屋顶多处开裂,想在楼顶加盖一个雨棚,但是不知道如何办理审批手续。“群众贴心人”黎俊常跑前跑后帮助黄波家解决了难题。

  “我们解决的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把这些事情解决好了,群众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我们服务更精细,群众与我们的心才会贴得更紧。”上栗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易军说。

  智能治理更高效

  “去年,上栗县接警3403件,其中890件是非公安部门管辖的警情,我们通过‘群众贴心人’活动智慧平台转办,问题全部得到调处解决。”上栗县公安局负责人说。

  去年9月,上栗县开发推广“群众贴心人”活动智慧平台,平台通过“小程序”就可打开,群众实现在“指尖”反映诉求。

  为让多个平台、多种渠道收集到的群众诉求能够得到有效处置,不出现脱节漏办的情况,上栗县依托“赣服通”“赣政通”,将110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上栗县“群众贴心人”活动智慧平台、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数字上栗”智慧平台等接入其中,建立“前店后厂”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工作流程线下操作提升为线上操作,变线下信息上报、问题分流转办模式为线上接单、派单模式。同时,所有基层信息(民生诉求和社会异常情况)的收集、查收、分类、流转、办结、销号、反馈在线上形成工作闭环;网格承接的所有业务流、数据流能在一个平台采集、流转、调度、监督、考核,实现便民服务和工作流程数据化、表格化、可视化、智能化展示。

  压缩群众诉求和信息响应时间,提高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效率。目前,全县1万多名党员干部、网格员、乡贤等“群众贴心人”线上注册、线下报到,群众需求“一键上报”、贴心承办“一键对接”、工作动态“一图掌握”,让过去“听不见、看不透、管不着”的基层治理问题,变成“听得清、看得透、管得到”的眼前事,实现贴心服务“一屏指挥”。  

  去年以来,上栗县线上收集群众诉求2200余条,已办结销号1900余条,正在流转办理300余条。彭世军说,“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办、不漏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透视上栗县“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
~~~
~~~
~~~
~~~
~~~——萍乡市湘东区推进水利民生纪实
会昌~~~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资讯
   第11版:教育
   第12版:广告
服务百姓事 紧贴群众心
精彩课外
精彩课外
编外“习法官”
抢“鲜”上市
让治水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机械化插秧推动春耕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