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如出一辙的招牌设计、照搬照抄的小桥流水、千篇一律的特色小吃、不管走到哪都有的丝绸、首饰、工艺品、钥匙扣……眼下,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回暖,古镇成为旅游经济中的新宠。据统计,我国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各地古镇的重复率超过90%,好多古镇似乎长着“一张脸”,呈现出“千镇一面”的尴尬。
古镇不“古”,根源在于一些古镇的开发建设者急于求成,急于将旅游资源变现,缺乏整体规划和自主创新,一味地生搬硬套、跟风模仿抄袭,同质化竞争导致一些古镇越“长”越像,相似性渐渐地取代了独特性。短时间来看,复制粘贴的思维,可能会带来一些蝇头小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会被游客用脚投票,淘汰出局。
在笔者看来,只有摆脱“千镇一面”,古镇才能吸引更多人。言简意赅,游客前来古镇旅游,就是希望感受当地村民的生活风貌和汲取文化营养,只要古镇开发建设者从中探寻富含自身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挖掘出古镇特有的文化品牌,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符合游客期待的旅游目的地。有了这些核心竞争力,再培育一些网红美食、网红打卡点等给古镇锦上添花。如此一来,古镇既有“面子”更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