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文化自觉镌刻在学生心中

江西财经大学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纪实

  朱晨欣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化先

  首创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各学科教学、带着真情走进学生内心……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遵循“顶层设计为指导、专题培训为基础、示范项目为牵引、组织化教研为抓手、学术交流为驱动”的建设思路,以日常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综合教育教学改革,让文化自觉镌刻在学生心中。 

  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日臻成熟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和开辟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从2021年9月起,江西财经大学联合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多次召开跨校思政教师集体备课会,总结专题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痛点与难点,尤其针对网上有争议、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解答。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及180多年的历史,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把知识讲得生动且透彻?“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的兴趣点、学术研究的热点等,梳理出15个大问题,形成50个小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增加课堂的知识密度,又增强了师生互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德满说。

  “以前学习历史大多是记忆历史事件的脉络、结果,如今我更多的是思考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本质,由问题探讨引出单元内容,理解深刻、记忆持久,入脑入心。”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周清莹说。

  2022年7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在江西设立以“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财经大学被指定为组长单位。

  润物无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良性互动,形成具有财经高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让学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金融学院《保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重构保险学知识,结合时事案例、保险实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国策。课外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课题项目,带领学生深入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国计民生、社区民情的思政自觉。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金融学院副教授胡少勇说:“每门课程都有立德树人的使命,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做到有效融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2017级保险学专业的尹薇玥说:“正因为有了那次长期护理保险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保险服务民生的机理,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保险专业的信念。”

  这种润物无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课程还有很多。深入浅出的《中国税制》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关乎民生的《社会保障史》课程、连接民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课程双双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截至目前,江西财经大学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学校也获批江西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厚植真情才能走进学生内心

  一段珍藏的历史,一个隐蔽而伟大的战场,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名字……近年来,学生们全身心投入红色剧本,先后原创演绎了《绝密使命》《新青年》等作品,在角色扮演、亲身演绎中感受革命英雄人物的责任和担当。

  课堂之外,江西财经大学以实践育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映山红”实践育人品牌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建设,打造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映山红”大学生党员先锋班、扎根西部小学的“映山红”研究生党员支教团、30多年日日升国旗的“映山红”党员国旗护卫队……

  学校综合运用一、二、三课堂,全面构建兼具构想性、体验性的互动思政教学平台。“要在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将理论化为方法,将知识践于德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工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科周妍说。

  据统计,全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逐年增加,去年达6.5万人次;赴基层就业人数明显增加,2022届毕业生中有1076人赴基层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68%,其中应征入伍51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昌文旅复苏的观察与思考
~~~江西财经大学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纪实
~~~
警企合作,常态化开展涉成品油违法犯罪打击整治专项工作——~~~涉案金额为近三年最高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读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品鉴
   第12版:资讯
靠什么跻身网红城市
让文化自觉镌刻在学生心中
神秘小鸟现身
我省警方破获一起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案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