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小小的村里种大大的种子

  本报全媒体记者 钟海华 徐立鸣

  初夏时节,在位于抚州市东乡区黎圩镇黎阳村的抚州铭宏食品有限公司酱菜厂内,六七名女工围坐在堆满腌萝卜的桌前,打包酱菜;车间的3个窗口不时向外送出一筐筐真空包装的腌萝卜。厂房门口,两名男工正在将一箱箱打包好的酱菜装车。“酱菜厂开工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在家门口每月能赚4000元,谁不乐意呢?”尽管满头是汗,但是在酱菜厂工作的王吉兴却充满了干劲。

  黎阳村是位于东乡区西南方向30余公里处的一个偏远山村,是“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2年,该村的村集体经济由不足10万元一举突破70万元。谈及此事,每一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是什么让小小山村发生如此变化呢?

  自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黎阳村党支部就坚定了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驻黎阳村工作队的倾心帮扶,更是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力量。为了在乡村开出产业之花,黎阳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在小小的村庄里种下大大的致富种子。该村借助乡贤资源,多次前往湖南、浙江、广州等地调研、招商,引进了铭宏食品有限公司酱菜厂。目前,酱菜厂为黎阳村解决了3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6万元经济收入。

  “我们将村里的闲置场地重新利用起来,养殖了3000余只鸡。”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叶贤飞告诉记者,通过“村集体+村‘两委’+致富带头人”模式,该基地每月能产生5万余元的经济效益。

  记者来到黎阳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在一间鸡舍前,两名工人停稳拉草料的电动三轮车,正用耙子卸草料,土鸡蜂拥而至,啄食草料。通过询问,记者才知道,这两人原来是村干部。“他们经常来送饲料。”负责黎阳林下土鸡养殖基地的村党支部委员黄龙华告诉记者,想要产业旺,党员就要带头干的思想已经深入村里每一个党员的脑海。

  “黄龙华负责养殖产业、王龙光负责蓝莓产业、王志强负责木耳产业……”黎阳村党支部书记黄新开告诉记者,为加强党支部引领作用,村里将党旗插在产业上,为每个产业分配了一名专门负责的党支部委员。目前,村集体又种植了160亩蓝莓和20余亩黑木耳,能为村里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小小的村子里再次种下了两颗大大的种子,也在村民的心中种下了丰收的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抚州观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产业焕新 以链制胜
宜黄入选全国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
中国锂电产业链百强榜在新余发布
施工正忙
遂川小竹笋成富民大产业
在小小的村里种大大的种子
助力省内企业境外发债显担当
电力改造惠民生
节约用水 你我同行
“三有”协商解民忧促安居
积极开拓上栗花炮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