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文 周文艳 李井红
核心提示:
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的宜春市,以打造“一网格一品牌”推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宜春特色,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单元、以将服务无限延伸至城乡小区(楼栋)和农村屋场(院落)为目的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宜春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一网格一品牌’产生了不少基层治理标杆,如丰城市的‘两员两长’队伍、袁州区的‘网格法庭’、宜丰县的‘网事360’……一系列创新对‘五治’融合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别具一“格”不断创新,一网统管服务“满格”。今年以来,宜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运行绩效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
为民治理 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服务在一线
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将服务前移。宜春市委政法委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全镇45个网格,10个行政村成立了由镇班子成员为队长的红色网格服务队,构建了走访连心全覆盖、问题诉求全收集等‘五全’工作机制。”宜春市袁州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是该区水江镇在网格治理中的创新。
在打造“红色网格”、培育红色动能的探索中,万载县亮出组织“一面旗”,每个网格都建立了网格党小组,建立健全了网格党小组学习交流、联系群众、志愿服务等制度,牵头成立的网格志愿服务队,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网格志愿服务队”四环组织链条,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樟树市线下线上同步推进。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90个“党建+网格”示范点,成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845个,推出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让网格党建成为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指航灯”;市直单位2692名党员干部下沉城区260个网格,让党旗在“云上网格”高高飘扬。
铜鼓县城区58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33个,网格内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实现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连在服务一线;奉新县303个网格,在每个社区网格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基础上,还将网格内居民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组织。
党建引领下,党委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群众自治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城乡网格中逐步形成。
城乡破题 别具一“格”激发治理大动能
只有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才是成功的探索;只有真正贴近百姓、服务群众的创新,才是新时代平安建设工作凝心聚力的价值体现。宜春用“一网格一品牌”取得的成效作出了回答。
“有了‘五个管家’,问题迎刃而解!”铜鼓县花园社区一位居民点赞“一网五管家”治理模式。该县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构建了以社区党支部、网格“红管家”、物业公司、“双联双服务”单位、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五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被群众亲切称为“五个管家”。
“‘三活、四清、五必报’工作机制,让社区工作人员沉入网格,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的第一人。”万载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活”指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指对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矛盾隐患清;“五必报”指发现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等必报。
“我们创新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推出了农村版的‘三认四提四知’,实现了实有房屋、实有田地底数清、情况明。”樟树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临江镇按村小组(自然村)情况划分网格132个,要求每个网格做到“认田认地认房,提田知户、提户知地(含务工地、居住地等)、提地知情、提情知策”,由此实现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提档升级。今年以来,该镇平安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万人成诉率、万人发案率等指标明显下降。
靖安县双溪镇为确保每家每户每人纳入网格管理,创新社区“楼栋长”治理模式,推选“三好一会”楼栋长,与社区综治中心协作共治,半年多时间便收集、办理民生实事393件,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111个,协助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039起。
奉新县在滨阳社区和校前社区,探索试点“12345热线+网格化”基层联动治理新模式,打造的“百米政务服务圈”不断完善,形成了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大联动格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发现和解决问题84个,回访满意度达100%。
针对普遍存在的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矛盾纠纷较多、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各县(市、区)的网格治理工作纷纷答题破题。袁州区面对80多个无物业小区,大力推动“围合管理”和居民自治,完善“党建+服务‘邻’距离”机制。小区治安好了、环境美了、邻里和谐了、老百姓笑了。
网格虽小但又不小,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系着千家万户。宜春“一网格一品牌”工作,推进网格品牌打造各有特色,激发社会治理大动能成效明显。
“五治”融合 只为百姓幸福“满格”
“‘一网格一品牌’创建取得的成效,还体现在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不断高涨、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德治力量不断激活。”宜春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颇有感触。
袁州区袁山社区,以法治为网格治理注入力量,创新推出了“网格法庭”。这间调解室,是该区将法院解纷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也是社区普法阵地。
丰城市玉龙社区,通过自治强化网格精细化管理水平。该社区“两员两长”队伍中,楼栋长、单元长均为自治组织成员,从“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居民群众中选聘而来,成为群众自治队伍的骨干力量。
樟树市临江镇,结合智治提升网格化治理服务效率。该镇自主研发的“古韵临江”APP,畅通了“村-网格长-网格员-中心户长(微网格员)”任务传导通道,建立了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让网格变成为民解忧的“前沿阵地”。
上高县在网格化治理工作中,注重夯实自治基础、激发善治活力。敖阳街道推行“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时,注重选优配强“楼栋长”,激发了社区自治的效能;泗溪镇试点“网格+五级户长”联动机制,由网格员兼任百户长,按照相邻和自愿原则,以10户左右为单元组建微网格,打造户户联议、十户联排、百户联调、千户联席、万户联治的“五级户长”“五联”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该镇1739名各级户长,既是群众自治的代表,也成为乡村善治的领头人。
让百姓叫好的,还有宜丰县创新的“网事360”机制,以民意直通零障碍、治安防控零缝隙、矛盾纠纷零上交、服务群众零距离等“六零”目标任务的落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高安市的“居情格子铺”,把社情民意和各类风险隐患按网格设档呈现、依网格推进治理,促问题早发现、矛盾早解决、稳定有保障。
良好的成效,推动了宜春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持续深化。为提升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该市创新做法,选派营商环境网格员服务经营主体;针对森林防火,构建了一村一网格“一督一长五员”的村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截至目前,宜春13个县(市、区)城镇社区1980名专职网格员已全部配备到位,其中市中心城区社区专职网格员达609名。2023年,该市在继续提升城镇社区网格治理质效的同时,着重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着力完善全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