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3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近年来,教材插入广告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在广东一所中学,教科书竟出现多达十多页的广告,基本是宣传某教材编写机构。而河北的家长打开一些教辅材料,首先看到的不是目录,而是该编写机构系列产品的广告,封底还有链接网址、二维码等。更有一些地方的教材竟出现了某啤酒、某文具的商业广告。
教材插入广告,不仅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更有可能让学生形成对教材中所谓品牌的依赖和崇拜,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这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初衷和理念。教材在学生心中是知识权威的象征,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纯粹性势在必行。此次教育部明确中小学教材不得夹带商业广告,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从教材编写到审核、印刷、出版、发行等,每个环节、细节从严把关,并接受家长、学生、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真正让商业广告远离教材,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