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0日,在远离祖国8000多公里的乍得,由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第三批中国(江西)援乍得“光明行”医疗队给当地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在中国援建的中乍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7天完成302例免费白内障手术,超额完成260例的既定任务,取得了从200例到300例的突破,创历史新高,同时创下单日75例白内障手术新高。
1973年7月1日,江西省接受国家任务,组建第一批医疗队远赴突尼斯开展医疗援外工作。5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西累计派出45批援外医疗队,1468名医疗队员为受援国提供了780万人(次)医疗服务,填补了近百项技术空白,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为祖国总体外交战略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西不仅派出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好的援外医疗队员,还在国家倡导援外创新项目时,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建立了中乍儿科对口合作机制、中乍眼科中心、乍得首家病理科室和突尼斯中国针灸中心。为国家打造“小而美”旗舰品牌提供了经验支持。
中乍儿科对口合作机制是我省贯彻落实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提出的“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重要承诺的举措,是全国率先开展工作的省份之一。我省捐赠了200万元儿科药械、派出2名儿科专家在乍得工作,教会5项新技术,帮助医院建立6项规章制度等。通过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助力乍得提高儿科诊疗水平,有效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江西援建的乍得首家病理科室,开创了乍得历史先河,仍是乍得目前唯一能够开展病理诊断的科室,引来在乍得法国医院寻求合作。
江西还在突尼斯建立了非洲唯一一个用法语教学的中国针灸中心,已开办针灸培训班12期,培训约180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针灸医疗队”,部分学员已独立行医,开办了针灸诊所。同时,组织40余名突尼斯卫生官员来赣交流、当地医生来赣进修、开展学术会议等,不断传承着中医药文化理念,为推动江西中医药走向海外打下了坚实基础。
江西这些“小而美”的合作项目,展示了中国形象,打造了江西品牌,增进了中非友谊,让乍得人民进一步享受到了中国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带来的实惠。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表示,江西省援外医疗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优秀的白衣外交官,做优秀的中国形象大使,做优秀的“一带一路”践行者,努力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文图由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