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育龙头 抓创新 强保障

横峰“小制种”种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报横峰讯 (全媒体记者张弛、吕玉玺 特约通讯员余琳)水稻制种4.2万亩、油菜制种1.3万亩、培育优质油茶苗100多万株……近年来,横峰县全力发展以现代种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形成了以水稻育种为龙头的“1+8”种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小制种”种出乡村振兴大产业。2022年,该县30亩以上水稻制种大户达300户,带动2000余户农民参与制种,年产值8500万元;全县油菜制种亩均产量达120公斤,亩均收入1700元。

  建基地,育龙头。横峰以良田作保障,综合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性资源,加强水稻、油菜等制种基地建设,推进种子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制种基地提档升级;完善烘干车间、育秧工厂、种子精选加工中心等配套建设,加快制种产业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组建县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形成烘干、精选、仓储、分装、物流一体化的服务基地。同时,坚持将龙头企业外引内培作为种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手抓外地龙头企业落地,一手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去年以来,先后引进了隆平高科、天力种业、合银种业等11家制种企业入驻,培育扶持本地的兴安种业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在发展水稻、油菜制种龙头基础上,建立澳洲淡水龙虾育苗基地,投放淡水龙虾种苗1.6万斤,年出苗可达1亿尾;打造总面积130亩的马家柚育苗基地,每年可出产优质商品苗10万株。

  抓创新,激活力。横峰与国家水稻研究所、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试验站等开展战略合作,为发展制种产业注入科技创新的“活水”,推进制种产业向优质化、高端化迈进。建立完善科研育种及新品种测试示范体系,成立“天下禾”育种研究所和省级院士工作站,“启元S新不育系”荣获2021“科创中国”榜单先导技术;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甘薯优质脱毒种苗快繁规模化基地。

  重服务,强保障。横峰出台《发展水稻和油菜制种实施意见》,对连片30亩以上的水稻制种基地,给予每亩300元资金补助;在稻油轮作补助的基础上,对油菜杂交制种主体,给予每亩150元资金补助。鼓励推广机械化操作,购买农机给予享受国家20%至30%农机补贴,购买种子烘干机等制种专业设备补贴资金50%。加强制种监管和服务,做好稳扩面积、规范基地、土地流转、纠纷调处、防灾救灾等制种产业相关工作及应急监测工作;完善制种保障机制,实施政策性灾害保险,进一步增强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为促进制种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0.1%~~~
~~~—— 一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育龙头 抓创新 强保障~~~
做大经济实体 推进城乡融合 提升治理水平~~~
~~~
~~~南大二附院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让医疗惠民见实效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担社会责任 聚发展力量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学术
我省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横峰“小制种”种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芦溪高质量发展描绘政通人和新画卷
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 聚力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纾民困惠民生 优质医疗暖民心
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技能大比武
以系统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