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铜鼓中飞驰,在旖旎风光处角逐。9月15日,2023“中国体育彩票·萨瓦杯”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宜春·铜鼓站开赛,世界各地的自行车赛车手齐聚这座诗意县城,万众瞩目。
处处有风景、满地是风情、全域皆锦绣,铜鼓文旅迈上新台阶。
品牌赛事 推动城市营销
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作为强力“助推器”正在悄然改变着铜鼓这座小城,为推动建设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提供源源不断的体育智慧、动能和活力。
近年来,铜鼓积极打造品牌赛事,推动城市营销,举办了环鄱阳湖自行车精英赛、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火炬传递铜鼓站起跑仪式、全省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2023年铜鼓半程马拉松赛事等,呈现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每季推精品、年度创品牌”的良好态势。
2021年,铜鼓制定了《铜鼓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全县从设施网络、资源供给、服务能力、人才队伍、活动开展、经费保障等方面全面推进,广泛开展健身知识讲座、科学健身大讲堂、送体育下乡、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育指导员进农村、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目前,全县共有专业体育分会1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余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3.43人。聚焦群众健身“就近、科学、多样化”需求,投资30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城区综合体育馆、凤凰山健身绿道等项目,新建、改扩造一批城市体育设施,完善城区一河两岸全民健身游步道,结合乡村振兴为乡村规划建设了多处运动场所,购置了一批健身器材,基本构建遍布城乡、方便快捷的全民健身设施新格局,形成“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5平方米。预计到2025年,铜鼓县将实现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人;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0%。
“体育+旅游” 助推产业转型
近年来,铜鼓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各种赛事助推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体旅、文旅、农旅交相辉映的大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成湘赣边区最佳旅游目的地,赛事带来的知名度有力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以“赛”为媒,提升名气。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新模式,努力提升游客参与感,促进体育旅游深度发展。近年来,铜鼓在体育旅游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以“赛”引流,拉动人气。坚持以体育赛事“引流”,为铜鼓市场注入“体育+”动力,通过办大赛,体旅产业互融互通、相互促进,进一步聚集品牌赛事、人气流量,带动体育产业“活”起来。将体育赛事与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通过赛前推介、赛场直播、媒体宣传等方式,围绕旅游品牌、旅游线路、人文特色进行宣传,拉动人气。以“赛”促旅,加速融合。下好体旅融合“先手棋”,盘活山地旅游“全盘棋”。铜鼓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多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先后建成了滑雪、漂流、攀岩、户外探险等体旅项目。不断推进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播、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拓宽以“竞技+休闲+旅游”为主的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使“体育+旅游”成为促进铜鼓体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文旅融合 按下提速增效快捷键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罗霄山脉北部,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因城东郊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而得名。近年来,铜鼓深入实施“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奋力打造“长寿铜鼓 康养胜地”旅游品牌,形成了红色研学游、绿色康养游、客家风情游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革命圣地,弘扬红色文化,根植全域旅游。铜鼓红色资源丰富,注重红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辅相成、互相转化,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有机融合,使铜鼓红色旅游产业快速升级,已形成多元红色文化为主题全面发展的红色旅游产业新局面,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秋收起义纪念地,以及特色VR实景体验景区——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等一批红色旧址和旅游景点,其中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西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等称号。
绿色生态,打造康养理念,贯穿全域旅游。铜鼓县充分发挥生态绿色康养旅游最具优势资源禀赋,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已建成汤里天然温泉、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尖尾峡森林探险漂流、花浒林泉山水田园景区等一批绿色康养旅游区,充分发挥铜鼓“绿色生态”优势,坚决向生态优势要发展红利,全力贯通生态价值实现渠道,打造好“诗和远方目的地”。
客家漫乡,融合多元文化,丰富全域旅游。铜鼓县80%的人口都是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别具特色的客家山歌、饮食、民居、非遗等民俗文化在铜鼓传承发扬,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漫画)艺术之乡称号。以客家饮食、客家文化、客家民俗为载体,形成独特多元文化配套旅游资源,开发了特色农副土特系列产品和客家特色饮食。发展以客家传统食品、竹制品为主的旅游商品,“铜鼓黄精”“铜鼓宁红”“铜鼓竹笋”享誉海内外,晶莹剔透的包圆、醇香四溢的撑酒、清香爽口的果子茶、鲜香味美的“土八碗”“全竹宴”“全鱼宴”,倾情款待四方宾朋。举办西向晒红节、长寿文化节、森林旅游文化节、黄桃开采节等系列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与,营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火热旅游氛围。
多彩研学,点燃新兴IP,擦亮全域旅游。铜鼓充分发挥研学产业现有的平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研学产业,打响“来吧铜学”品牌。结合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客家文化、优美生态,构建“红色引领、古色传承、绿色发展、蓝色创新、金色未来”“五彩铜鼓”研学课程,形成了涵盖科普、体验、劳动实践、技能学习等专业化、系统化研学课程,打造10条精品研学线路和3条特色红军线路。打造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汤里国学教育基地、梁塅劳动实践基地、公益村茶文化体验中心等5个研学目的地,成功申报11家省、市级研学示范基地。
(文图由铜鼓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