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瑞颖
“遇到你这样的老师,我很幸运。”“愿我们美丽大方温柔善良的袁老师永远年轻!”……秋日的暖阳斜斜地透过窗户洒进来,书柜里,一张张贺卡散发出柔和的光芒。10月16日,记者走进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袁颖芳的办公室。
“不好意思,来晚了,刚刚在处理学生工作,快请坐。”袁颖芳匆匆赶来,眼睛大大的,嘴角带着笑。
袁颖芳出生于一个党员之家,她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是党员。年幼时,她常听爸爸讲爷爷抗美援朝的故事。袁颖芳的奶奶已年逾九旬,当她回老家,奶奶就会拿出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党徽告诉她,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袁颖芳耳濡目染,从小在心里种下了党的种子。大学期间,她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毕业后,袁颖芳成为江西农大的一名辅导员、思政课老师,之后又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的职责在她脑海中渐渐具象化。“学生就是群众,你跟学生有多亲,学生就离你有多近。”袁颖芳秉持着火热的初心,投身学生工作中。
每届新生报到前,袁颖芳都会仔细翻阅学生的档案,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你是朱阳吧?恭喜你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大学子。”2016届毕业生朱阳依然记得,大一报到时,这个笑容灿烂的辅导员第一次见他,竟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朱阳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学生,入学时曾自卑厌学,在其他同学都积极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时,只有他闷闷不乐。“有什么不开心的,跟老师说说。”袁颖芳找到坐在教室角落发呆的朱阳。原来,朱阳因听力有问题,担心不能通过考试。袁颖芳便找他谈心,帮他挖掘闪光点、树立人生目标。朱阳慢慢变得积极开朗起来,不但高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本科毕业时,还被成功保送读研。
为了当好“知心姐姐”,袁颖芳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了上好思政课,她攻读了法学博士;为了打造有温度的党支部,她用真情换真心,创新基层党建新模式。
近年来,袁颖芳打造“实景课堂+指尖课堂+榜样课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打造点亮红色地图、开展红色走读等特色党建品牌;让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以此激励在校大学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曾和你们一样,害怕上台。”优秀毕业生郭巧玲曾因不善言辞,实习面试屡屡碰壁,加入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后,袁颖芳不断鼓励她参加支部活动,各种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考虑到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袁颖芳带领支部党员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引领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引领普通大学生”帮扶机制,激发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热情。去年,这个帮扶机制入选全国基层团组织典型经验做法。
“把汗水汇聚,去浇灌五彩的花朵。做一束光,为年轻的水手护航。”袁颖芳说,这一路走来,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感觉特别好,她会坚定地走下去。